二十七日,自阳平至斜谷,宿于南山中蟠龙寺

横槎晚渡碧涧口,骑马夜入南山谷。

谷中暗水响泷泷,岭上疏星明煜煜。

寺藏岩底千万仞,路转山腰三百曲。

风生饥虎啸空林,月黑惊麇窜修竹。

入门突兀见深殿,照佛青荧有残烛。

愧无酒食待游人,旋斫杉松煮溪蔌。

板阁独眠惊旅枕,木鱼晓动随僧粥。

起观万瓦郁参差,目乱千岩散红绿。

门前商贾负椒荈,山后咫只连巴蜀。

何时归耕江上田,一夜心逐南飞鹄?

形式: 古风

翻译

夜晚横渡碧绿的涧口,骑马深入南山的山谷。
山谷中的暗流潺潺作响,稀疏的星星在山顶闪烁明亮。
寺庙隐藏在深深的岩壁下,山路曲折绕过三百多弯。
饥饿的老虎在黑夜中咆哮,麋鹿惊慌逃向高大的竹林。
进入大门,眼前是深邃的大殿,残烛照亮佛像青色的光芒。
遗憾没有美酒佳肴招待游客,只能砍伐杉松煮溪边的野菜。
独自睡在木板阁楼,被旅行的枕头惊醒,听到清晨僧人的木鱼声和粥声。
起身远望,万千屋瓦错落有致,眼花缭乱的山岩色彩斑斓。
门前商贩肩挑花椒和茶叶,山后与巴蜀之地近在咫尺。
何时能回归江边农田,整夜心随南飞的白鹄一同飞翔?

注释

横槎:横渡。
碧涧口:碧绿的涧口。
南山谷:南山的山谷。
暗水:暗流。
泷泷:潺潺声。
疏星:稀疏的星星。
煜煜:明亮。
寺藏:寺庙隐藏。
千万仞:深深的岩壁。
路转:山路转折。
三百曲:三百多弯。
风生:风起。
啸空林:咆哮在空旷的树林。
惊麇:惊慌的麋鹿。
修竹:高大的竹林。
深殿:深邃的大殿。
残烛:残余的蜡烛。
愧无:遗憾没有。
游人:游客。
板阁:木板阁楼。
木鱼:僧人的木鱼。
万瓦:万千屋瓦。
参差:错落有致。
红绿:色彩斑斓。
商贾:商贩。
负椒荈:肩挑花椒和茶叶。
咫只:近在咫尺。
归耕:回归农田。
一夜心逐:整夜心随。
南飞鹄:南飞的白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独自一人骑马穿越南山的景象。开篇“横槎晚渡碧涧口,骑马夜入南山谷”两句,设置了一种神秘而又有些许危险的氛围,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孤独行走时的心境。

接着,“谷中暗水响泷泷,岭上疏星明煜煜”两句,则通过对山谷和星空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寂寞的氛围。这里的“暗水”与“疏星”形成鲜明对比,既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深邃,也反映了当时自然环境的宁静。

再下来,“寺藏岩底千万仞,路转山腰三百曲”两句,通过对蟠龙寺所处地势的描写,展示了这条道路的曲折和寺庙的隐秘。这里的“寺藏岩底”强调了寺院的幽深与孤独,而“路转山腰”则形象地展现了行走中的艰难。

接下来的几句:“风生饥虎啸空林,月黑惊麇窜修竹。入门突兀见深殿,照佛青荧有残烛。”通过对夜晚风声、虎啸以及月色与树影的描绘,再现了诗人进入寺院后的情景。这里的“饥虎”和“惊麇”暗示了一种不安和紧张,而“入门突兀见深殿”则表明诗人在黑夜中突然发现了深邃的佛殿。

以下,“愧无酒食待游人,旋斫杉松煮溪蔌。板阁独眠惊旅枕,木鱼晓动随僧粥。”则透露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一种期待。这里的“愧无酒食”表现出诗人对无法好好款待来访者的歉意,而“旋斫杉松煮溪蔌”则显示了一种简朴而自足的生活态度。

最后,“起观万瓦郁参差,目乱千岩散红绿。门前商贾负椒荈,山后咫只连巴蜀。”通过对寺院建筑和周围景色的描写,再次强调了诗人所处环境的辽阔与美丽。这里的“万瓦”、“千岩”以及“红绿”等字眼,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反映出诗人的视野广阔。

结尾,“何时归耕江上田,一夜心逐南飞鹄?”则流露出诗人对归乡和从事农耕生活的渴望。这两句不仅是诗歌的情感高潮,也是整首诗主题的点睛之笔,表达了诗人对于平静田园生活的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生动的细节描写和流畅自然的语言风格,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是日至下马碛,憩于北山僧舍。有阁曰怀贤,南直斜谷,西临五丈原,诸葛孔明所从出师也

南望斜谷口,三山如犬牙。

西观五丈原,郁屈如长蛇。

有怀诸葛公,万骑出汉巴。

吏士寂如水,萧萧闻马檛。

公才与曹丕,岂止十倍加。

顾瞻三辅间,势若风捲沙。

一朝长星坠,竟使蜀妇髽。

山僧岂知此,一室老烟霞。

往事逐云散,故山依渭斜。

客来空吊古,清泪落悲笳。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和子由闻子瞻将如终南太平宫溪堂读书

役名则已勤,徇身则已媮。

我诚愚且拙,身名两无谋。

始者学书判,近亦知问囚。

但知今当为,敢问向所由。

士方其未得,惟以不得忧。

既得又忧失,此心浩难收。

譬如倦行客,中路逢清流。

尘埃虽未脱,暂憩得一漱。

我欲走南涧,春禽始嘤呦。

鞅掌久不决,尔来已徂秋。

桥山日月迫,府县烦差抽。

王事谁敢愬,民劳吏宜羞。

中间罹旱暵,欲学唤雨鸠。

千夫挽一木,十步八九休。

渭水涸无泥,菑堰旋插修。

对之食不饱,馀事更遑求。

近日秋雨足,公馀试新篘。

劬劳幸已过,朽钝不任锼。

秋风欲吹帽,西阜可纵游。

聊为一日乐,慰此百日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将往终南和子由见寄

人生百年寄鬓须,富贵何啻葭中莩。

惟将翰墨留染濡,绝胜醉倒蛾眉扶。

我今废学如寒竽,久不吹之涩欲无。

岁云暮矣嗟几馀,欲往南溪侣禽鱼。

秋风吹雨凉生肤,夜长耿耿添漏壶。

穷年弄笔衫袖乌,古人有之我愿如。

终朝危坐学僧趺,闭门不出闲履凫。

下视官爵如泥淤,嗟我何为久踟蹰。

岁月岂肯与汝居,仆夫起餐秣吾驹。

形式: 古风

读道藏

嗟余亦何幸,偶此琳宫居。

宫中复何有,戢戢千函书。

盛以丹锦囊,冒以青霞裾。

王乔掌关籥,蚩尤守其卢。

乘闲窃掀搅,涉猎岂暇徐。

至人悟一言,道集由中虚。

心闲反自照,皎皎如芙蕖。

千岁厌世去,此言乃籧篨。

人皆忽其身,治之用土苴。

何暇及天下,幽忧吾未除。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