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判官赴丰州

衔杯吹急管,满眼起风砂。

大漠山沈雪,长城草发花。

策行须耻战,虏在莫言家。

余亦祈勋者,如何别左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手持酒杯吹奏紧急的管乐,满目都是飞扬的沙尘。
大漠之中雪山沉沉,长城周围草色初发如花。
行军征战应以耻于不战为荣,敌人存在就不应顾念家园。
我也是祈求建功立业的人,但如何能区别于谋士左车呢?

注释

衔杯:口含酒杯,这里指饮酒壮行。
急管:紧急的管乐器,常用于战争或壮行的场合。
风砂:飞沙走石,形容边塞环境恶劣。
大漠:广阔的沙漠地区,这里指边疆。
山沈雪:山上的雪厚重如沉,形容冬季景象。
长城:古代中国的防御工事,象征边防。
草发花:草开始发芽开花,象征春天的到来。
策行:策马前行,代指行军征战。
耻战:以不勇于战斗为耻辱。
虏:对敌人的蔑称。
莫言家:不要提及家,暗示战争中不应顾念个人家庭。
祈勋者:祈求建立功勋的人。
如何别:如何区分,怎样与...不同。
左车:古代谋士李左车,这里代指智囊或谋略之士。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将要启程赴任的官员所面临的艰难环境和心境。首句“衔杯吹急管,满眼起风砂”生动地展现了边塞的荒凉与严酷,"衔杯"意指军中使者手持的信物,"吹急管"则传达了一种紧迫感,"满眼起风砂"形象地描绘出沙尘蔽日的景象。

接着,“大漠山沈雪,长城草发花”两句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了边疆的苍凉与自然界的生机。"大漠山沈雪"表达了时间的久远和环境的严寒,而"长城草发花"则在这冷峻中透露出一丝生的希望。

“策行须耻战,虏在莫言家”两句中,“策行”指的是军事行动的准备,"须耻战"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不愿,而"虏在莫言家"则隐含着敌对势力的威胁和无常。

最后,“余亦祈勋者,如何别左车”两句流露出诗人对于朋友离别的担忧。"余亦祈勋者"表达了自己也将要告别的一种心情,而"如何别左车"则是对即将分别的深深牵挂和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自然景象与战争氛围的细腻描绘,展示了一位行将离别的官员的心境变化,既有对职责的无奈,也有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337)

卢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唐代宗朝又应举,屡试不第。大历六年,经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州户曹、河南密县令。之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唐德宗朝,复为昭应县令,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卢户部诗集》

  • 字:允言
  • 籍贯: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县)
  • 生卒年:739年—799年

相关古诗词

送何召下第后归蜀

褒斜行客过,栈道响危空。

路湿云初上,山明日正中。

水程通海货,地利杂吴风。

一别金门远,何人复荐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送宋校书赴宣州幕

南想宣城郡,清江野戍闲。

艨艟高映浦,睥睨曲随山。

名寄图书内,威生将吏间。

春行板桥暮,应伴庾公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送张成季往江上赋得垂杨

垂杨真可怜,地胜觉春偏。

一穗雨声里,千条池色前。

露繁光的皪,日丽影团圆。

若到隋堤望,应逢花满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张调参军侍从归觐荆南因寄长林司空十四曙

玉勒侍行襜,郗超未有髯。

守儒轻猎骑,承诲访沈潜。

云势将峰杂,江声与屿兼。

还当见王粲,应念二毛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