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鄂山将归四明维舟珠江同过石公精舍因次前韵送之二首(其二)

瓣香聊为寄湖滨,孺子生刍未易陈。

事往渐忧青史误,心存空有白头新。

飞从天上宜千仞,老向尘中又一春。

异日相逢论故旧,笠边须作下车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恭尹在明末清初时期的作品,名为《张鄂山将归四明维舟珠江同过石公精舍因次前韵送之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对友人张鄂山即将归乡的惜别之情,以及对其人生经历和未来的感慨。

首句“瓣香聊为寄湖滨”,以“瓣香”象征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寄托于湖滨,表达了一种深情而又含蓄的情感。接着,“孺子生刍未易陈”一句,运用了典故,暗喻友人年轻时的才华与理想,如同新生的草木,虽不易言表却充满生机与希望。

“事往渐忧青史误”表达了对历史的忧虑,暗示友人的人生经历可能被历史所遗忘或误解,流露出一种对友人命运的深深关切。而“心存空有白头新”则表达了对友人年华流逝的感慨,即使心中依然怀揣着新的梦想与希望,但岁月已逝,白发苍苍。

“飞从天上宜千仞”一句,以飞翔的意象,描绘了友人归乡后可能达到的高远境界,寓意着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最后,“老向尘中又一春”则是对友人晚年生活的乐观期待,即使步入老年,也能在平凡生活中找到新的生机与活力。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归乡的喜悦,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更有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上元夕姚龙友鹾司招饮诘朝而雨即事赋谢

朔南万里共年华,折柬相招路岂遐。

月下满浮千日酒,火中飞出一城花。

关门不禁时开钥,匣印犹封未报衙。

天为主人晴此夕,鸡鸣新雨在檐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寄吴留村大司马

扁舟相送属清和,别后东风又再过。

善病马卿犹宿昔,重临黄霸定如何。

三江有戍今仍肃,万口成碑久更多。

遗爱祠边方亩地,年年生日满笙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送龚蘅圃驾部还都

舟楫今辞粤海春,南来旌节古谁伦。

陆生岂是求金使,汲黯甘为发粟臣。

义足荣身从况瘁,力能益国任家贫。

吾侪一笑堪相别,无数江边洒泪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题严九皋行乐图三首(其一)

传经何处不登坛,三绝残编老尚看。

画里须眉犹若此,莫将生事付严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