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恭尹在明末清初时期的作品,名为《张鄂山将归四明维舟珠江同过石公精舍因次前韵送之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对友人张鄂山即将归乡的惜别之情,以及对其人生经历和未来的感慨。
首句“瓣香聊为寄湖滨”,以“瓣香”象征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寄托于湖滨,表达了一种深情而又含蓄的情感。接着,“孺子生刍未易陈”一句,运用了典故,暗喻友人年轻时的才华与理想,如同新生的草木,虽不易言表却充满生机与希望。
“事往渐忧青史误”表达了对历史的忧虑,暗示友人的人生经历可能被历史所遗忘或误解,流露出一种对友人命运的深深关切。而“心存空有白头新”则表达了对友人年华流逝的感慨,即使心中依然怀揣着新的梦想与希望,但岁月已逝,白发苍苍。
“飞从天上宜千仞”一句,以飞翔的意象,描绘了友人归乡后可能达到的高远境界,寓意着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最后,“老向尘中又一春”则是对友人晚年生活的乐观期待,即使步入老年,也能在平凡生活中找到新的生机与活力。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归乡的喜悦,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更有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