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

洪河岂不壮,馀润弥九里。

海内所咏歌,在德不在水。

德人经行地,可敬及蒲苇。

况有水如此,浪去剧雪委。

念昔涉涛江,怒鼍如山峙。

天风怖杀人,舟定舷有泚。

惕然三夜梦,沙砾下飞矢。

至今逢沟壑,敢照不敢洗。

忽诵涉汝诗,五字拟苏李。

快言击汰事,想见鱼掉尾。

十年疑此乐,始误斗柄指。

便当策我足,岁月忽转徙。

未办志和舟,且洗子荆耳。

形式: 古风

翻译

洪河确实雄壮,余波滋润了九里。
全国的人都在歌颂它,因为品德而非水量。
品德高尚的人走过的地方,连蒲苇都值得尊敬。
更何况这样的水,浪花飞溅如同大雪堆积。
回想过去渡过汹涌江面,怒涛中的鼍龙像山一样屹立。
天风吹来令人恐惧,船稳时船舷都被水沫染白。
连续三个夜晚做噩梦,感觉沙砾中仿佛有箭飞来。
直到今天遇到沟壑,也不敢洗涤以求清澈。
忽然读到你的诗,五个字就像苏李的风格。
读到你描述的激流之事,仿佛看见鱼儿欢快摆尾。
十年来我一直怀疑这种乐趣,直到北斗星指向斗柄才明白。
现在我该出发了,时光匆匆,岁月流转。
还未准备好心志与舟共游,姑且先洗净你的荆棘吧。

注释

洪河:大河。
壮:雄壮。
馀润:余波。
海内:全国。
咏歌:歌颂。
在德:因为品德。
可敬:值得尊敬。
蒲苇:柔弱植物,象征谦逊。
浪去:浪花飞溅。
剧雪委:如大雪堆积。
鼍:扬子鳄。
山峙:屹立。
天风:狂风。
杀人:令人恐惧。
泚:染白。
梦:噩梦。
矢:箭。
沟壑:沟谷。
洗:洗涤。
诵:读。
拟:类似。
苏李:古代诗人苏轼和李白。
快言:畅快地说。
击汰:激流。
鱼掉尾:鱼儿游动。
误:误解。
斗柄:北斗七星中的斗柄。
策:驱使。
转徙:流转。
志和舟:心志与舟。
子荆:荆棘,比喻困难或阻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再和》,通过对洪河壮丽景象的描绘,诗人强调了道德品质的重要性,而非仅仅依赖于自然的恩赐。他回忆起自己曾经历的汹涌江涛,感叹自然之力的恐怖,同时也提及了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在诗中,诗人将朋友的诗比作苏李之流的佳作,赞赏其文字的力量,表达了对快乐生活的期待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最后,他表示要积极面对生活,即使还未准备好足够的准备,也要暂时放下忧虑,享受眼前的生活。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富有哲理。

收录诗词(657)

陈与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字:去非
  • 号:简斋
  • 生卒年:1090-1138

相关古诗词

再游八关

古镇易为客,了身一篮舆。

贪游八关寺,忘却子公书。

青青天气肃,澹澹春意初。

东风经古池,满面生纡馀。

卯申缚壮士,人世信少娱。

时来照兹水,点检鬓与须。

日暮登古原,微白见远墟。

念我遂初赋,徘徊月生裾。

悠悠不同抱,悄悄就归途。

形式: 古风

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

岳阳壮观天下传,楼阴背日堤绵绵。

草木相连南服内,江湖异态栏干前。

乾坤万事集双鬓,臣子一谪今五年。

欲题文字吊古昔,风壮浪涌心茫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再赋(其三)

脩眉入幽梦,起费西南望。

终愿学柳文,买泉筑愚堂。

错磨高壁翠,日日在我旁。

忽在新野邹,行从泰山羊。

城中瞻使君,驾鹤高驰翔。

诗成堕人世,字字含风霜。

平生仰止勤,不但上下床。

顾许俗士驾,平参丈人行。

封姨岂嗔予,震怒挟阿香。

知公终可恃,不记当趋装。

清欢岂有极,夜色来苍苍。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再赋(其二)

兴公赋天台,千字一何少。

岘山逢巧匠,笼络六诗了。

馀情到娘子,心动云缥缈。

彷佛山阿人,薜荔一身绕。

殷勤供泚笔,路转得龙沼。

应龙喜公来,嘘气纷雾杳。

忽然张盖起,知不受人扰。

诗成中有画,幽情杂荒窈。

从公虽一快,顾有和诗挠。

是事姑置之,归路迷日表。

安得永兹乐,彭铿尚为夭。

但愁归城中,念山令人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