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君游世磨不磷,往作道人之石友。

形式: 押[有]韵

鉴赏

这首诗通过“知君游世磨不磷”和“往作道人之石友”这两句话,展现了诗人对朋友品格的赞美以及对友谊的深刻理解。

“知君游世磨不磷”,这句话描绘了一位朋友在世俗中游历,但其高尚的品质如同未经磨砺的玉石,依然保持其本质的纯净与坚韧。这里的“磨”字形象地表达了外界环境对人的影响,而“不磷”则强调了朋友即使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也能坚守自我,不被世俗所侵蚀,保持内心的纯洁和坚定。

“往作道人之石友”,则进一步说明了诗人希望与这位朋友成为精神上的伴侣,共同追求道家的智慧和生活哲学。在这里,“石友”不仅指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更隐含着一种超越物质、追求心灵契合的境界。诗人期待与朋友一起探讨人生哲理,互相启发,共同成长,这种友谊超越了普通的人际关系,达到了心灵相通、精神相契的高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朋友品格的赞美和对理想友谊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于真挚友情的珍视和对于精神追求的执着。

收录诗词(14)

翁逢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江湖伟观

堤柳朝朝送酒船,一阑山色越帆烟。

蓬莱云气东溟外,阊阖星辰北斗前。

突兀向来无此屋,登临当日有诸贤。

夕阳过雁慵回首,吟入关河万里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贺南塘得孙诗

咎消无妄福来宜,喜气津津溢秀眉。

桂子昨方移别种,桐孙今见长新枝。

金章鱼佩须传祖,玉果犀钱梦得儿。

我欲去为汤饼客,却惭未赋老坡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林弓寮归闽省觐竹溪中书往赴安溪县新任(其二)

别我重云里,扬舲积雨馀。

预愁千里道,难寄一缄书。

暂尔还溪馆,重来任石渠。

明朝谩凝睇,舟已过桐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辛巳仲冬二日冬至孟冬晦日偶成(其二)

骎骎近一阳,昼短夜偏长。

打睡工夫到,潜踪计策良。

晓霜寒有力,冬日淡无光。

生怕人相觅,衰翁懒下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