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吟示铉

吾闻读书人,惜气胜惜金。

累累如贯珠,其声和且平。

忽然低复昂,似绝反可听。

有时静以默,想见紬绎深。

心潜与理会,不觉咏叹淫。

昨夕汝读书,厉响惊四邻。

方其气盛时,声能乱狂霖。

倏忽气已竭,口亦遂绝吟。

体疲神自昏,思虑那得清。

安能更隽永,温故而知新。

永歌诗有味,三复意转精。

勉汝讽诵馀,且学思深湛。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听说读书人,珍惜精神比珍惜金银更重要。
他们的学问积累如串珠,声音和谐又平稳。
忽高忽低,仿佛断了又连起,反而更吸引人听。
有时静默无声,仿佛深入思考的意境。
内心默默领会,不知不觉间发出赞叹。
昨晚你读书时,响亮的声音惊动了四邻。
当你的气势旺盛,声音能比得上狂风骤雨。
突然间气息衰竭,嘴边也停止了吟诵。
身体疲惫,精神昏沉,思绪怎能清晰。
怎能期望持久,只有温习旧知才能发现新意。
反复品味诗歌,每一次都有新的领悟。
我鼓励你诵读之余,更要学习深入思考。

注释

惜气:珍惜精神。
累累:积累。
贯珠:串珠比喻学问累积。
厉响:响亮的声音。
气盛:气势旺盛。
温故:复习旧知识。
深湛:深入、精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彭龟年所作的《读书吟示铉》,他以读书人为题材,通过描绘读书人的声音变化,寓言了读书过程中的情感起伏和思考深度。诗中首先强调读书人珍惜气息如同珍视黄金,读书时声音连贯如串珠,和谐而平稳。接着,诗人通过“忽然低复昂”、“似绝反可听”的描述,展现了读书人在思考深入时声音的抑扬顿挫,静默时则显得深沉内敛。

随着情绪的高潮,声音变得强烈,甚至能与狂风骤雨相抗衡。然而,当气息耗尽,声音也随之消失,读书人身心疲惫,思维混沌。诗人借此提醒,读书不能仅凭一时的热情,而应追求“温故而知新”,通过反复阅读深化理解。

最后,诗人鼓励对方在读完书后,不仅要欣赏诗歌的韵味,还要深入思考,达到“三复意转精”的境界。整首诗以读书人的体验为线索,寓教于乐,富有哲理,体现了宋代理性与感性的结合。

收录诗词(214)

彭龟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酒醒

世间颠倒事,一切自酒出。

醒时清明心,醉后不可觅。

醉时颠倒苗,或发醒时实。

酒能醉人形,不能醉人心。

心傥有主宰,万变不可淫。

大禹恶旨酒,拜善功最深。

形式: 古风

登上封半山而雾大起叹而有作

忆昨雨霁投招提,五峰幻出如新沐。

僧言一月无此奇,正直由公感通速。

倾曦已没暝霭生,伫立危亭看不足。

遂扶晨策陵岖嵚,要识祝融真面目。

轻阴阁雨日将升,浅雾喷云生半腹。

晦明变化在俄顷,山鬼无端太翻覆。

东西南北杳不知,天柱诸峰固难瞩。

因思世事无不然,氛垢时多少清淑。

良辰一遇信可欣,浊世相遭匪予辱。

湘累为此赋远游,要待棋终看结局。

嗟我宁能待汝清,原隰征夫驾方趣。

安得韩公剑倚天,决断浮云取新旭。

形式: 古风

慈顺堂

我官广文馆,门巷正萧索。

王孙幸过我,开口有请托。

索诗慈顺堂,一再不可却。

人心有太平,此岂易描摸。

夭夭吹棘心,韡韡灿棣萼。

君方大欢足,天地费酬酢。

而我独零丁,诗复那可作。

因君索诗苦,谩荐尝试药。

中庸十五章,此理非外铄。

反身若不诚,为善终未乐。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题王仲显梅谷

楼前梅十围,负背花千树。

种花识花性,培养随好恶。

花无十日好,不惮千日虑。

那知花已娇,疲惫风能蛊。

争如岁寒操,盘结不择土。

时当气栗烈,天地闭其户。

蓬蓬起南海,呼吸万窍怒。

向来桃李辈,缩气不敢吐。

惟有冰玉姿,秀发略不沮。

静观万物理,参差乃如许。

不见千金子,宴坐危堂庑。

一朝遇变故,仓猝失所措。

不见陋巷士,脱齿甘捽茹。

翛然天地间,了不识忧惧。

达人善观物,在我乃不喻。

须上最高楼,方能了真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