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十二首(其七)

一载住京国,户外满朱轮。

就问朝廷掌故,声望鼎彝陈。

六十年来三老,八千岁中乔木,翁是漆园椿。

风流文字吟,矍铄谪仙人。买归棹,整鱼具,理丝缗。

暂别兰陔馨膳,游泳率吾真。

不列玉箫金管,只载法书名画,去结米家邻。

来岁桂丛发,重到作嘉宾。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真]韵

鉴赏

这首《水调歌头》由清代诗人蒋士铨所作,展现了诗人对京城生活的独特感悟与对友情的珍视。全词以“一载住京国”开篇,描绘了诗人初入京城时的繁华景象,门外车马络绎不绝,象征着权力与地位的象征——“朱轮”。接着,通过“就问朝廷掌故,声望鼎彝陈”,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与文化的浓厚兴趣和对朝廷政事的关注。

“六十年来三老,八千岁中乔木,翁是漆园椿”几句,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典故,将时间的漫长与历史的深远巧妙地融入其中,同时将自己比作“漆园椿”,既表达了对前辈的敬仰,也暗示了自己的年长与经验。

“风流文字吟,矍铄谪仙人”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与超脱世俗的精神风貌,将自己比作“谪仙人”,体现了对自由与艺术的追求。

后半部分,“买归棹,整鱼具,理丝缗”描绘了诗人离开京城,回归自然的生活场景,通过“暂别兰陔馨膳,游泳率吾真”表达了对家庭与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珍惜。“不列玉箫金管,只载法书名画,去结米家邻”则强调了诗人对精神生活和艺术的追求,与志同道合之人的交往。

最后,“来岁桂丛发,重到作嘉宾”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再次相聚的期待与喜悦,充满了乐观与希望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词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雅的艺术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友情、家庭、自然与艺术的深刻情感,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与生活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257)

蒋士铨(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苕生,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乾隆二十九年辞官后主持蕺山、崇文、安定三书院讲席。精通戏曲,工诗古文,与袁枚、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士铨所著《忠雅堂诗集》存诗二千五百六十九首,存于稿本的未刊诗达数千首,其戏曲创作存《红雪楼九种曲》等四十九种

  • 字:心馀
  • 号:藏园
  • 籍贯:铅山(今属江西)
  • 生卒年:1725—1784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十二首(其八)

梦醒箬篷底,一点一声秋。

密密疏疏淅淅,听遍不胜愁。

数朵湿山如黛,两岸芦花似雪,白了旅人头。

谁识绣衣客,转忆绿苹州。是僧楼,是罗帐,是扁舟。

触惹平生心事,仕宦苦沈浮。

忽见鱼生床下,又听蛙鸣灶底,难得唤晴鸠。

檐溜洒空下,多半作浮沤。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尤]韵

水调歌头十二首(其九)

何处乞鱼艇,应怪雁声迟。

多少青山红树,谁唱去来词。

想到平冈古木,梦落横塘小岸,各自有相思。

莫笑伯时懒,公尚在京师。水粼粼,石齿齿,草离离。

人生转境堪念,怅惘概如斯。

只好卧游薮泽,便是燕居清旷,真个欲何之。

烟水接天阔,让与白鸥嘻。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支]韵

水调歌头十二首(其十)

蚤作文中子,晚号石徂徕。

闲数江东名士,弟子尽邹枚。

堂上六经诸子,杖底千严万壑,窗对淀湖开。

梁孟笑偕老,两拜告身来。探龙湫,观禹穴,问天台。

更看广陵潮势,八月走奔雷。

传说种花仙吏,仍是皱庭学士,九载舞衣陪。

宦成奉亲去,双举介眉杯。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灰]韵

水调歌头十二首(其十一)

缓缓弄春水,未是急流中。

舟比退飞六鹢,那要满帆风。

画里溪山不改,镜里须眉可笑,骨相老诗翁。

潇洒一官足,磊落半生穷。母康宁,妻婉婉,子童蒙。

去拣江山佳处,小筑百花业。

醒则奉觞上寿,醉则关门熟睡,旧事海天空。

勿以悠悠说,乱我读书胸。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