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为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再挽王长公二十首》之第四首,赞美了王长公的文学才华与深远影响。诗中以“一谪长庚茂苑前”开篇,巧妙地将王长公比作星辰,暗示其虽遭贬谪,却依然光芒四射,照亮了文学的天空。接下来,“红光白日照奎躔”一句,运用色彩和天文意象,进一步渲染了王长公作品的影响力,犹如日月之光照耀,遍及四方。
“词华尽挈三唐调,文管兼操十代权”两句,高度赞扬了王长公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不仅继承了唐代的风华,更跨越多个朝代,掌握了文坛的主导权。这种跨越时空的影响力,体现了王长公作品的深厚底蕴和广泛接受度。
“夷貊尽传鹦鹉赋,儿童能诵鹧鸪篇”则从地域和年龄两个维度,展现了王长公作品的普及程度。无论是远至边疆的夷貊之地,还是年幼的儿童,都能接触到并喜爱他的作品,这不仅是对王长公文学魅力的认可,也是对其作品流传广度的肯定。
最后,“亦知上帝频前席,白玉楼中万景悬”两句,以神话般的想象,描绘了王长公作品在精神层面的崇高地位。上帝多次垂询,白玉楼中悬挂着万千景象,象征着王长公的作品不仅在人间广受赞誉,在更高的精神领域也享有极高的评价和地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比喻,全面而生动地展现了王长公作为文学巨匠的卓越成就及其作品的深远影响,表达了对王长公的崇高敬意和深切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