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屋住

事平廿馀载,吴趋未忘乱。

会城向东北,瓦砾嗟过半。

比年多官人,大力规久远。

捷足割墟落,弹指斲轮奂。

节署南属河,甲第已无算。

闳深不可测,巷陌惊屡换。

壮哉试屈指,宦橐想钜万。

繄予怀此都,久愧累亲串。

三年归自外,踪迹转投散。

崎岖持八口,白下谁可馆?

不憎市井喧,聊喜淮流贯。

数椽待栖止,颇类夔子窜。

迂狂人所笑,虑此盖熟烂。

自污亦无徒,行歌南山矸。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至近现代初年的诗人郑孝胥所作的《觅屋住》。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战乱之后苏州(吴趋)城市面貌的感慨,以及自己在外漂泊多年后,寻找住所的艰难和心境。诗人感叹昔日繁华的城市如今瓦砾遍地,官府势力强大,许多豪宅涌现,而自己却只能在嘈杂的市井和淮水边勉强找到栖身之所,颇有流离失所之感。他自嘲为迂狂之人,被人嘲笑,但仍坚持自我,不愿随波逐流。整首诗寓含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个人生活的无奈,展现了清末知识分子的孤寂与坚守。

收录诗词(1461)

郑孝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纪对南皮尚书语

尚书顾我言,子适日本归。

韩衅初未发,蓄谋非一时。

彼族治战具,其端讵难窥。

觇国能返报,备豫或不迟。

边事坏至此,语次张髯髭。

逡巡仰而对,兹意匪所知。

颇闻列国法,其制有三师。

号为常备者,终岁听指撝。

昼惊若赴敌,宵严若交绥。

其次曰预备,军行乃登陴。

又次为后备,不足则徵之。

朝令夕已发,有类脱兔驰。

中朝实久弛,文武苟以嬉。

寇至纷募兵,械器窳弗治。

近如牙山役,浃月遥相持。

济师数十请,主者莫肯尸。

败我非彼能,灞上真群儿。

尚书试熟念,下走徒嘘唏。

形式: 古风

自都署步归寓宅

幕府绝通谒,散步惟长廊。

枇杷冬始发,雨中送微香。

院落疏逢人,向夕气已苍。

觅句悄隐几,移灯清照床。

朅来亲吏牍,勉强岂所长。

骤闻北方警,寇深徒慨慷。

此邦敌久瞰,狙袭谁得防?

论议多奚为,缓急未可量。

出门望我居,南去五里强。

数日乃一归,儿女迎踉跄。

坐定顾之叹,老我当何乡?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哀东七三首(其一)

中年念儿女,刚性殊曩昔。

眼中第三儿,抱玩辄不释。

咿哑才学语,见爷已解索。

吾怀虽抑郁,为汝长暂适。

亲党共誇慧,比似珠的皪。

何时大疏忽,不节使伤食。

投药若小瘳,日日看愈瘠。

出愁入亦愁,弥月疾随革。

冬至幸脱命,小寒过不得。

父怜母复爱,抚汝两脚直。

形式: 古风

哀东七三首(其二)

儿死肤未冰,卧板藉以褓。

出门别吾友,归敛已不早。

入棺望始绝,父子缘遽了。

犹当书两和,白骨知此恼。

纸钱送汝去,遗烬那忍扫。

今宵我不寐,窗下灯皎皎。

后房汝啼处,絮泣剩婢媪。

一家各上床,掷汝向荒草。

岁尽冶城旁,月寒新鬼小。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