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徐

云长不绝旧君情,元直终随老母行。

立效报公何感慨,指心辞主更分明。

三方本以兵攻战,一士能为国重轻。

多谢曹刘存大度,任教忠孝得成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关羽对旧主的情谊始终如一,徐庶最终跟随母亲离开。
他决心报效国家,情感深沉,向主公告别时态度坚决。
战争中,各方势力以武力对抗,但他一人足以影响国家命运。
深深感谢曹刘两位的宽宏大量,使他得以尽忠尽孝而名垂青史。

注释

旧君情:对旧主的忠诚之情。
元直:徐庶的字。
立效报公:决心报效国家。
指心辞主:以手指心表示决绝地告别主公。
三方:指三国中的魏、蜀、吴。
一士:指关羽。
国重轻:国家安危系于一身。
存大度:宽宏大量。
忠孝:忠诚和孝顺。
得成名:因此获得名声。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李觏的作品,题为《关徐》,通过对古代忠臣关羽和徐庶的赞颂,表达了诗人对于忠诚与孝道的高度评价。全诗语言质朴而情深,意境雄浑。

首句“云长不绝旧君情”写的是关羽对刘备的忠心不变,即使在困难重重的情况下也不离不弃,这里以“云长”指代关羽,以其姓氏称呼,表明了诗人对于这位历史人物忠诚品质的尊敬。

接着,“元直终随老母行”,则描绘了徐庶对母亲的孝顺,尽管身处乱世,但仍旧坚守孝道,这里“元直”即是指代徐庶,以其字称呼,展现了诗人对于这位人物家风的赞赏。

第三、四句“立效报公何感慨,指心辞主更分明”,表达的是诗人对于忠臣报效国家和辞别君主时那份深沉的感情和清晰的界限。诗人通过这种表述,不仅是在赞美古人的高尚情操,更在强调个人对国家与君主应尽的责任。

以下两句“三方本以兵攻战,一士能为国重轻”,则描绘了战争中的英勇和个体力量对于国家命运的重大影响。诗人通过这样的写法,表达了对英雄人物能够承担起国家兴衰重任的赞美。

最后两句“多谢曹刘存大度,任教忠孝得成名”,则是诗人向历史上的伟大统治者如曹操、刘备表示感激,他们在位时能够宽容并提倡忠诚与孝道,最终使这些美德得以流传和彰显。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关羽、徐庶等历史人物的赞颂,表达了诗人对于忠诚、孝顺等传统美德的推崇,以及个人对于国家责任感的强调。诗中情感真挚,思想深刻,是一篇充满了儒家文化精神的佳作。

收录诗词(338)

李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雕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 字:泰伯
  • 号:盱江先生
  •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 生卒年:1009—1059

相关古诗词

送阎判官

乡树江淮接,军筹岁月深。

从公虽尽力,当路少知音。

赋命休重问,离觞且满斟。

君言鹏与鴳,何者是飞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匈奴传

汉家经武意如何,也信狼心欲偃戈。

岂是虏庭佳丽少,自缘婚礼货财多。

女从宗室方抡择,赋出齐民更刮摩。

若向大臣求侄媵,当时谁肯议通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同徐殿丞游麻姑山陈屯田闻之以诗见寄次韵第二首

尘寰渐远渐凄清,似向昆崙采玉英。

此地已知邻华子,几人犹道识方平。

步高那复肌肤重,心逸都疑羽翼生。

苦恨俗缘无了处,归来依旧马蹄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回明上人诗卷

学佛有馀力,吟诗过一生。

情閒气燄少,句好琢磨成。

柏竹门庭古,冰霜笔砚清。

输他饱食者,终日自无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