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汉英教授示和尹少稷韵四首(其三)

畴昔持心欲见贤,肯容闾巷快争先。

岂知咫尺隔千里,空诵白云长在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此诗描绘的是诗人对于见贤思齐的渴望与无奈。"畴昔持心欲见贤,肯容闾巷快争先"表达了诗人一直怀有见到賢士的愿望,并愿意在人群中迅速出类拔萃,以期一显身手。但接下来的"岂知咫尺隔千里,空诵白云长在天"却透露出一种无奈与超然。尽管诗人心中有所追求,但现实中的距离(咫尺隔千里)和心灵的高远(空诵白云长在天)让他只能在精神上与之共鸣。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冲突,一方面有着见贤思齐的迫切愿望,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对现实中的种种限制,最终选择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来安慰自己。这里的"咫尺"和"白云"都象征着心灵的高远与纯净,而这种高远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则是诗人内心挣扎的写照。

收录诗词(86)

汪应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汉英教授示和尹少稷韵四首(其二)

渊明心远自无尘,岂必山涯与水滨。

云气日佳飞鸟乐,寥寥此意付何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次汉英教授示和尹少稷韵四首(其一)

五车拄腹成何事,空受才名二十年。

一壑生涯长龃龉,迩来行李已三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宜春士愿朴而虚蒙珥笔之名每欲为邦人一洗之偶笔工傅氏求诗作此

只今头上半儒冠,谁肯公庭弄舌端。

试问毛锥将底用,夺标他日万人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宜春书事

饥寒驱出故山来,俗事如麻拨不开。

问我此行何所得,未尝识面有澹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