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季良海运歌

神禹作贡书惟扬,汉家亦言海陵仓。

至今岁入踰百万,连艘巨海飞龙骧。

长腰细米云子白,䆉稏犹作秋风香。

上登京庾充玉食,不与黍稷同槩量。

延陵季子世不乏,被服裤褶躬输将。

军符在佩金睒䁑,上有霹雳古篆书天章。

乾坤端倪正离坎,北斗却转天中央。

吾知贞忠对越肝胆露,蹈蹂沆?不翅如康庄。

平生故人走相送,携手踯躅心飞扬。

亟呼吴娃度美曲,无使别苦愁刚肠。

燕山之南易水上,犹是陶唐帝都古冀方。

九河故迹无复在,但见夹右碣石沦苍茫。

天下壮观有如此,大君恩重险可忘。

廷臣论功上上考,酾酒再拜中书堂。

君不闻木牛流马崎岖出剑阁,鸣声酸嘶栈道长。

何如云帆千里百里一瞬息,卧看晓日升扶桑。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黄玠所作的《送吴季良海运歌》,以神禹治水和汉代海陵仓为引,描绘了海运的繁荣景象。诗人赞美了吴季良的贡献,说他的粮食入库犹如玉食,超过了普通谷物。他还提到延陵季子的忠诚,以及吴地的古老历史。诗人感叹壮丽的河景和昔日的辉煌,表达对吴季良海运壮举的赞赏,认为其功绩堪比古代英雄。

送别时,诗人鼓励吴季良以音乐排遣离愁,提醒他即使在燕山南易水边,也是古帝都之地。诗人感慨古今变迁,但仍不忘朝廷的恩德。最后,他祝愿吴季良功成名就,朝廷给予高评价,并以木牛流马与海运的快捷相比,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情感饱满,语言生动,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海运事业的崇高敬意。

收录诗词(379)

黄玠(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黄震曾孙。幼励志操,不随世俗,躬行力践,以圣贤自期。隐居教授,孝养双亲。晚年乐吴兴山水,卜居弁山。卒年八十。有《弁山集》、《知非稿》等

  • 字:伯成
  • 号:弁山小隐
  • 籍贯:元庆元定海

相关古诗词

稚子子兰歌吊番禺君也

月离于箕风扬沙,月离于毕雨滂沲。

星有好风有好雨,嗟尔明月可柰何。

抚灵均之遗曲,发浩浩之长歌。

岂无椒浆与桂酒,庭前草生萧艾多。

君不闻稚子子兰方得意,三闾大夫沉汨罗。

怀王入秦竟作幽忧死,不睹郑袖双青蛾。

读书千载有馀愤,恨无匣中龙泉与太阿。

朝朝暮暮阳台下,江水东流空逝波。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浴兰之歌叹往事也

浴兰汤兮沐芳,思美人兮沅湘。

今日兮何日,搴萧艾兮满堂。

云之皋兮梦之渚,天沉阴兮又夜雨。

谓子都兮仳倠,曰离娄兮矇瞽。

珠有颣兮玉有瑕,心悦君兮可柰何。

忠不察兮志不雠,终自怼兮沉汨罗。

遗菰兮投黍,灵歌兮鬼舞。

驾飞軨兮龙蹻,倚惆怅兮延伫。

形式: 古风

蛇蟠石歌为濮乐閒司令作

吾闻万物之精上浮为列星,天星之精堕地或为石。

异哉此石似蛇蟠,其故要非人所测。

我疑芒砀赤帝子,披剑斫地白蛇死。

老妪夜哭天不闻,群小连蜷化为此。

又疑愚公移山时,此物欲与山俱飞。

苍黄不及蜕皮骨,操蛇之神手脱遣。

年多物变形质在,岂有毒心犹未改。

睨之非蚺亦非巴,雪色正类蕲州花。

徂徕小松叶如发,一龙五蛇相纽结。

咫尺常疑雷雨来,寻常颇耐冰霜冽。

醉李主人初得之,举杯弹琴咏新诗。

便能雅拜亦不俗,未可遂笑元章痴。

形式: 古风

王维辋川剑石叶石林作精舍置之弁山下今为沈玉泉所得醉后求见因赋此

有石有石美如铸,拂拭锋棱气犹怒。

何人鼓橐动雷风,剥削泥沙山骨露。

昔年曾看辋川图,此物题诗采菱渡。

桃花源里有人家,杏树坛边见渔父。

开元宰相太平日,爱是园池赏心具。

销沉紫气斗牛间,流落东西几朝暮。

石林使君先得之,万里相携若奇遇。

即今好事属君家,翠竹疏花倚阑处。

吴鸿无人扈稽死,纵是有灵飞不去。

嗟我安得力士赑屃如庚辰,一看公孙大娘浑脱舞。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