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四十首(其二十四)

连天野火了无涯,起处犹来辨作家。

眼里瞳人双翳尽,面前遍界绝空华。

道吾老,也堪誇。

汲水僧归林下寺,待船人立渡头沙。

形式: 偈颂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宇宙、人生及自我认知的深刻思考。首句“连天野火烧无涯”,以野火蔓延至天边的景象,象征着生命的无尽与宇宙的广阔,引人深思于自然与存在的奥秘。

“起处犹来辨作家”一句,通过询问起火之处是否能分辨出是何人家的火,隐喻人在面对生命中的困境或挑战时,往往难以辨清事物的本质,或是迷失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

“眼里瞳人双翳尽,面前遍界绝空华”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瞳人双翳尽,意味着眼中的障碍被清除,象征着心灵的净化与觉醒;“遍界绝空华”则表明在彻底清除心灵障碍后,世界呈现出其真实而纯净的一面,空华即虚幻之象,此处指去除了对世界的错误认知和执着。

“道吾老,也堪夸”一句,表达了对年老的接纳与自豪,认为即使在岁月的洗礼下,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智慧,是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最后,“汲水僧归林下寺,待船人立渡头沙”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僧人汲水归寺,待渡之人静立岸边,体现了生活的简单与平和,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不仅是对日常生活的描绘,更蕴含了对内心平静与外在和谐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生命、自我认知、自然与和谐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宇宙人生的独特见解和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42)

释守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四十首(其二十五)

孰云天地与同根,事角争如理见亲。

一槛庭花浑己物,满天风月与谁论。

堪笑南泉老作,犹来因语识人。

可怜陆亘大夫,对面埋没家珍。

形式: 偈颂 押[真]韵

颂古四十首(其二十六)

青青庭柏指西来,赵老门风八字开。

岁寒枝有深深意,谁把灵根著处栽。

形式: 偈颂 押[灰]韵

颂古四十首(其二十七)

张公末醉李公扶,从此嘉声满道途。

却被金刚开口笑,谁能爱你护身符。

形式: 偈颂 押[虞]韵

颂古四十首(其二十八)

见成公案便相当,秤则称兮斗则量。

非较非年三十棒,至今平步也翱翔。

形式: 偈颂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