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黄叔愚赴平江教授

人生水中萍,泛泛随波澜。

偶然成聚散,谁使为悲欢。

伊余从君游,两见岁履端。

相得恨不早,相见常苦难。

今又舍我去,觉我肝肠酸。

君诚湖海士,豪气老不刓。

剧谈愤世俗,怒发时冲冠。

向来对宣室,见晚帝兴叹。

落落不苟合,栖迟犹冷官。

高才徒白首,未许陪鸳鸾。

苏台今辅郡,举头见长安。

会看有追诏,祝君且加餐。

吾衰钓沧溟,羊裘侣鱼鼋。

逍遥各有适,快睹扶摇抟。

尺书倘见存,慰此离忧宽。

形式: 古风

翻译

人生如水上浮萍,随波逐流无定踪。
相聚与别离偶然间发生,是谁安排了悲欢离合的剧情。
我跟随你一起漂泊,已度过两次新年开端。
遗憾未能早点相遇,相见总是充满艰辛。
如今你又要离开,让我心中酸楚无比。
你真是胸怀湖海的豪杰,壮志不减少年时。
你痛恨世间的虚伪,时常怒发冲冠。
往昔在宣室论政,感叹皇帝的兴起。
你孤傲不合群,职位却如同冷官。
才华出众却白头未展,无法与显贵共事。
如今你在苏台辅佐郡守,抬头可见京都长安。
期待有朝一日能召回,愿你保重身体多加餐。
我年迈垂钓大海,只愿与鱼鼋为伴。
我们各自逍遥,享受飞翔的快乐。
若能收到你的信件,定能宽慰我离别的愁绪。

注释

萍:水上浮萍,比喻人生无定。
泛泛:形容随波逐流。
聚散:相聚和分离。
悲欢:指人生的喜怒哀乐。
岁履端:新年之初。
肝肠酸:形容内心痛苦。
湖海士:胸怀广阔的人。
豪气:豪放的气概。
剧谈:激烈的谈论。
宣室:古代宫殿名,此处指朝廷。
栖迟:停留,滞留。
鸳鸾:比喻显贵或佳偶。
辅郡:辅佐郡守的官职。
追诏:追回的诏令,指被召回的可能性。
沧溟:大海。
羊裘:指渔夫的服饰,隐喻隐居生活。
扶摇:旋风,比喻快速上升。
尺书:短笺,指书信。
离忧:离别的忧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人生如同水中萍草,随波逐流,偶尔聚集又迅速散去,不由自主地经历悲欢离合。诗人与黄叔愚的友情短暂而难得,相逢恨不早,相见时常苦难,现在又要分别,让诗人感到内心的痛楚和不舍。

黄叔愚被描述为一位胸怀壮志、不愿屈服于世俗的人物,他的豪气未减,但却因才华横溢而未能得到应有的位置。诗中提及“宣室”可能是指古代贤人隐居之地,黄叔愚如今要赴平江教授,可见其学问和志向。

最后,诗人通过提到自己年迈、穿着羊裘的形象,表达了对友人的羡慕和自己的无奈。尽管各自有所追求,但内心仍然关注着朋友的情况,希望能够再次相聚,减轻离别之愁。

这首诗不仅是一曲送别之词,更是对人生无常、世事难以预料的深刻感慨。

收录诗词(220)

王之望(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 字:瞻叔
  • 生卒年:1102-1170

相关古诗词

钟鼓山间久雨二绝(其一)

山雨萧萧不肯住,天寒云愁光景昏。

桃李红白春风面,有恨无言空泪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食橄榄有感

余初食橄榄,眉蹙口欲吐。

稍稍滋味之,久乃见媚妩。

曲终喜奏雅,先病得后愈。

功成老大时,亦足酬嘬咀。

余生足忧患,备已尝险阻。

犹如蓼中虫,自习蓼中苦。

不知苦尽处,回味有几许。

古人倒啖蔗,佳境贵渐取。

但问有与无,迟暮不犹愈。

君看道傍李,弃置终泥土。

形式: 古风

挽张直讲

早岁英声已绝尘,暮年高节更殊伦。

绛帷久擅诗书乐,朱邸频酾酒醴醇。

不许功名书竹帛,祇将文行照簪绅。

乡邻若欲存遗范,祭社端宜配古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浯溪中兴颂碑

蜀日既衰洛日亡,前星灵武腾光芒。

元功百战两京复,万里阿瞒归故乡。

干戈纷纷遍四海,浯碑已立湘江旁。

太师艰难喜粗定,作此大字龙鸾翔。

纸摹缣拓四百载,家家传宝踰琳琅。

唐文中世未变古,燕许偶俪为班扬。

次山之文可也简,此颂未追周鲁商。

禄山滔天等穷浇,春秋之法诛无将。

骋兵二字斥边将,此语岂足惩奸强。

末篇三章颇辞费,笔力不复能铿锵。

磨崖勒铭亦何有,反复自赞乃尔详。

向来各人过许与,举世附和无雌黄。

淮西仆碑无墨客,惜哉不得逢钟王。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