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其四十二)

龙精龟眼两相和,丈六男儿不奈何。

九盏水中煎赤子,一轮火内养黄婆。

月圆自觉离天网,功满方知出地罗。

半醉好吞龙凤髓,劝君休更认弥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龙的精神与龟的眼力融为一体,高大的男子也难以抵挡。
在九盏水中熬煮着婴儿般的精华,一轮烈火中滋养着生育之母。
月亮圆满时,感觉自己挣脱了天罗地网,功成后才知已脱离束缚。
半醉时品尝龙凤般的精髓最为适宜,劝告你不要再去追求佛的极乐世界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道者在深山中修炼成仙的境界。"龙精龟眼两相和"形象地描述了道士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龙、龟都是古代象征吉祥、长寿的动物,表明他已经达到了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高境界。"丈六男儿不奈何"则是说即便是身躯高大的壮汉也无法理解道士所处的超然境界。

接着的两句"九盏水中煎赤子,一轮火内养黄婆",描述了道士采取严酷的修炼方法,以求长生不老。这里的"九盏水"和"一轮火"象征着极端的冰与火考验,而"赤子"和"黄婆"则是道家中追求的长寿或成仙之境。

"月圆自觉离天网,功满方知出地罗"表明当修炼达到了顶峰,道士自然而然脱离尘世的羁绊,意识到自己已经超越了凡人的束缚,完成了修炼的目标。

最后两句"半醉好吞龙凤髓,劝君休更认弥陀"则是说在这种修为之下,即便是在醉酒之中也能品尝到仙界的美妙,告诫他人不要再执着于世间的烦恼。

整首诗充满了神秘色彩和道家哲思,展现了一位道士追求长生不老、超脱尘世的精神世界。

收录诗词(326)

吕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也叫做吕洞宾。唐末、五代著名道士。名喦。世称吕祖或纯阳祖师,为民间神话故事八仙之一。较早的宋代记载,称他为“关中逸人”或“关右人”,元代以后比较一致的说法,则为河中府蒲坂县永乐镇(今属山西芮城)人,或称世传为东平(治在今山东东平)人

  • 号:纯阳子
  • 籍贯:自称回道

相关古诗词

七言(其四十三)

三千馀法论修行,第一烧丹路最亲。

须是坎男端的物,取他离女自然珍。

烹成不死砂中汞,结出长生水里银。

九转九还功若就,定将衰老返长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七言(其四十四)

强居此境绝知音,野景虽多不合吟。

诗句若喧卿相口,姓名还动帝王心。

道袍薜带应慵挂,隐帽皮冠尚懒簪。

除此更无馀个事,一壶村酒一张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七言(其四十五)

华阳山里多芝田,华阳山叟复延年。

青松岩畔攀高干,白云堆里饮飞泉。

不寒不热神荡荡,东来西去气绵绵。

三千功满好归去,休与时人说洞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七言(其四十六)

欲种长生不死根,再营阴魄及阳魂。

先教玄母归离户,后遣空王镇坎门。

虎到甲边风浩浩,龙居庚内水温温。

迷途争与轻轻泄,此理须凭达者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