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登玄武楼观射即事书怀赐孟涉应制

宁岁常有备,殊方靡不宾。

禁营列武卫,帝座彰威神。

讲事一临幸,加恩遍抚巡。

城高凤楼耸,场迥兽侯新。

饮羽连百中,控弦踰六钧。

拣材尽爪士,受任皆信臣。

光赏文藻丽,便繁心膂亲。

复如观太清,昭烂垂芳辰。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翻译

宁可年年都有防备,异域之地无人不尊
禁卫军排列成武阵,皇帝宝座显威严神灵
陛下亲临处理政务,恩泽普施各地巡查
城墙高峻凤楼耸立,广阔场地新设猎场
箭无虚发连中目标,拉弓之力超过六石
选拔勇士尽显才能,委以重任皆为忠臣
赏赐丰厚文采华丽,亲近信任的心腹之人
如同观赏天宫景象,辉煌灿烂永留佳时

注释

宁岁:常备不懈。
殊方:异域。
禁营:禁卫军。
帝座:皇帝宝座。
讲事:处理政务。
巡:巡查。
凤楼:华丽的楼阁。
兽侯:猎场。
饮羽:箭簇。
控弦:拉弓。
爪士:勇士。
信臣:忠臣。
光赏:丰厚赏赐。
文藻丽:文采华丽。
太清:天宫。
昭烂:辉煌灿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射击活动,充满了古典的庄重与华丽。"宁岁常有备,殊方靡不宾"表明了国家在平时就做好了准备,无论哪方来宾都能应对。"禁营列武卫,帝座彰威神"则描绘了一幅皇帝坐在高位上,周围环绕着威武的士兵和仪仗队伍的壮观场景。

诗人通过"讲事一临幸,加恩遍抚巡"表现了对皇帝恩泽的期待与颂扬。接下来的"城高凤楼耸,场迥兽侯新"则是对建筑和场地的生动描绘,展示了一种恢宏与壮观。

射箭的情景在"饮羽连百中,控弦踰六钧"中得到了精彩的描述,射手们手中的弓箭如同雨一般。"拣材尽爪士,受任皆信臣"则强调了射手们的勇猛和忠诚。

最后,"光赏文藻丽,便繁心膂亲"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赏识与喜悦,而"复如观太清,昭烂垂芳辰"则是诗人对于这场盛会所留下的深刻印象和美好的祝愿。

整首诗通过对皇帝威严、射击活动及场景的描写,以及对士兵勇猛忠诚的赞扬,展现了一个强大的国家形象。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种祥瑞和喜悦的情绪,为这次射箭活动增添了一份庄重而又不失欢庆的氛围。

收录诗词(7)

崔元翰(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鹏。卒于唐德宗贞元十一年(795)。唐德宗建中二年(781)辛酉科状元及第,而且是连中三元,历史上第一个连中三元的人。该科进士及第十七人。考官:礼部侍郎于邵。试题《白云起封中赋》等

  • 字:以行
  • 籍贯:唐博陵安平(今河北博野)
  • 生卒年:729

相关古诗词

杂言奉和圣制至承光院见自生藤感其得地因以成咏应制

新藤正可玩,得地又蓬时。

罗生密叶交绿蔓,欲布清阴垂紫蕤。

已带朝光暖,犹含轻露滋。

遥依千华殿,稍上万年枝。

余芳连桂树,积润傍莲池。

岂如幽谷无人见,空覆荒榛杂兔丝。

圣心对此应有感,隐迹如斯谁复知。

怀贤劳永叹,比物赋新诗。

聘丘园,访茅茨,为谢中林士,王道本无私。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奉和圣制三日书怀因以示百寮

佳节上元巳,芳时属暮春。

流觞想兰亭,捧剑传金人。

风轻水初绿,日迟花更新。

天文信昭回,皇道颇敷陈。

恭己每从俭,清心常保真。

戒兹游衍乐,书以示群臣。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奉和圣制中元日题奉敬寺

妙道非本说,殊途成异名。

圣人得其要,俱以化群生。

凤吹从上苑,龙宫连外城。

花鬘列后殿,云车驻前庭。

松竹含新秋,轩窗有余清。

缅怀崆峒事,须继箫管声。

离相境都寂,忘言理更精。

域中信称大,天下乃为轻。

屈己由济物,尧心岂所荣。

形式: 古风

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怀

偶圣睹昌期,受恩惭弱质。幸逢良宴会,况是清秋日。

远岫对壶觞,澄澜映簪绂。炮羔备丰膳,集凤调鸣律。

薄劣厕英豪,欢娱忘衰疾。平皋行雁下,曲渚双凫出。

沙岸菊开花,霜枝果垂实。天文见成象,帝念资勤恤。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