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谁使余为墨,朝朝哭染丝。
猎鹰才子累,杀虎古人痴。
早信山宜面,休嫌谷可移。
日光图史满,炳烛却惊迟。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郑樵所作的《家园示弟槱》第六首,诗人以墨自比,表达了对知识追求的执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句“谁使余为墨”,寓意自己投身于学问之中,如同墨水般不断吸收知识。接下来的“朝朝哭染丝”形象地描绘了每日勤奋学习,如同哭泣般投入其中。
“猎鹰才子累”和“杀虎古人痴”两句,将自己比作猎鹰和古人,暗示自己像猎鹰般锐利地捕捉知识,又如古人般痴迷于学术探索,即使付出艰辛也在所不惜。诗人强调了对学问的热爱和坚持。
“早信山宜面”意味着他相信只有通过长期努力,才能像山峦一样稳固深厚;“休嫌谷可移”则劝诫弟弟不要轻易改变志向,即使环境变迁,也要坚守自己的学术之路。
最后两句“日光图史满,炳烛却惊迟”,诗人感慨时间如日光般照耀在书籍上,自己虽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但面对无尽的知识海洋,仍然感到时间紧迫,需要更加珍惜并继续努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学问的热爱和对时间的敬畏,具有强烈的激励和教诲意义。
不详
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
立义以为的,亦云善拟议。
呜呼彼鸿渐,进德亦犹水。
我如驾其说,木舌畅所指。
天命既倒悬,将身费椒糈。
朝行畏日薄,暮行畏龃龉。
娵娃虽见珍,众嫭心未许。
展转溷餔歠,敢俟庆云举。
八荒有礼乐,涂民以耳目。
五政不得加,七赋不能育。
古今贵天常,最厌彼婴犊。
嗟哉生不辰,沾顶滋觳觫。
贤者不饱食,何为仕与农。
圣人不诡时,何为世所宗。
显晦既有因,盛衰亦偶逢。
先秋而后春,俄顷自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