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贾大夫相访因游中宫僧舍二首(其一)

江城寒气入肌肤,得告归来强自扶。

五马独能寻杜老,一床深愧致文殊。

体虚正觉身如幻,谈剧能令病自无。

明日出门还扰扰,年来真畏酒家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江城的寒气穿透肌肤,好不容易回家还得勉强支撑。
只有五匹马能理解我寻找杜甫的心情,深深感到未能像文殊菩萨那样款待客人是我的遗憾。
身体虚弱时更觉得人生如梦,热烈的交谈甚至能让我忘记疾病。
明天出门又要面对纷扰,近年来我真的害怕酒馆的喧嚣。

注释

江城:指代某个寒冷的城市。
寒气:形容天气冷。
肌肤:皮肤。
得告:得到许可。
归来:回家。
强自扶:勉强支撑自己。
五马:比喻极少的人或物。
杜老:指杜甫,唐代著名诗人。
一床:此处指接待客人。
深愧:深深感到惭愧。
文殊:佛教中的智慧菩萨。
体虚:身体虚弱。
身如幻:感觉人生如梦幻。
谈剧:热烈的交谈。
病自无:疾病仿佛消失。
明日:明天。
出门:外出。
扰扰:纷扰嘈杂。
酒家垆:酒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病中贾大夫相访因游中宫僧舍二首(其一)》中的第一首。诗人以寒气入骨的江城景象开篇,描绘出自己身体不适的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朋友贾大夫来访,诗人勉强支撑着去迎接。他感激贾大夫能在病中前来探望,同时也自嘲只有五马能够找到他这病弱之躯,暗示了生活的孤寂。

接着,诗人通过“一床深愧致文殊”表达了对友人深厚情谊的感激,将贾大夫比作佛教中的智慧化身文殊菩萨,自己则深感愧疚未能以更好的状态回礼。在交谈中,诗人的身体状况似乎因为朋友的到来而有所缓解,甚至感觉病痛都暂时消失了。

最后,诗人预见到明日出门后还会面临纷扰,流露出对世俗生活的忧虑,而“年来真畏酒家垆”则透露出诗人对饮酒的畏惧,可能是因为病情使然,也可能反映了他对醉生梦死生活的厌倦。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病中孤独的感慨,又有友情的温暖,以及对生活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秦虢夫人走马图二绝(其一)

秦虢风流本一家,丰枝秾叶映双花。

欲分妍丑都无处,夹道游人空叹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积雨二首(其一)

山雨无时歇,江波上岸流。

泥深未免出,桥断更堪忧。

房浅邻糟瓮,宵寒揽絮裘。

朝来势未已,归路恐操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罢提举太平宫欲还居颍川

避世山林中,衣草食芋栗。

奈何处朝市,日耗太仓积。

中心久自笑,公议肯相释。

终然幸宽政,尚许存寄秩。

经年汝南居,久与茅茨隔。

祠官一扫空,避就两皆失。

父子相携扶,里巷行可即。

屋敝且圬墙,蝗馀尚遗粒。

交游忌点染,还往但亲戚。

闭门便衰病,杜口谢弹诘。

馀年迫悬车,奏草屡濡笔。

籍中顾未敢,尔后傥容乞。

幽居足暇豫,肉食多忧慄。

永怀城东老,未尽长年术。

形式: 古风

蚕麦

春寒风雨淫,蚕麦止半熟。

耕桑未尝亲,有获敢求足。

邻田老翁妪,囊空庾无粟。

机张久乏纬,食晏惟薄粥。

熟耕种未下,屡祷云不族。

私忧止寒饿,王事念鞭扑。

为农良未易,为吏畏简牍。

闭门差似可,忍饥有馀福。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