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郊偶赋

聊驱小队出郊圻,天遣凉风却午曦。

雨脚似披千疋练,山容如障数层帷。

并岸低畴苗颔长,近坡高陇稻头垂。

因他景物思吾土,还是黄鸡白酒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我们队伍出行到郊外,上天安排凉风吹走午后的炎热。
雨滴像披挂着千匹白练,山色像屏障般遮挡着层层叠叠的云雾。
田边低矮的田地里,作物已长得很高,靠近山坡的稻田稻穗低垂。
看到这样的景色,我不禁思念起家乡,那里正是黄鸡和白酒的时节。

注释

聊驱:出行。
小队:队伍。
郊圻:郊外。
遣:安排。
凉风:凉爽的风。
却:消除。
午曦:正午的阳光。
雨脚:雨滴。
练:白练。
山容:山色。
障:屏障。
层:层层。
帷:帷幕。
并岸:田边。
低畴:低矮的田地。
苗颔长:作物长势良好。
高陇:山坡上的高地。
稻头垂:稻穗低垂。
景物:景色。
吾土:我的家乡。
黄鸡白酒:乡村常见的食物,象征朴实的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郊外风光的画面,诗人在游玩中感受到了自然界的凉爽气息,同时也思念起了家乡。诗中的意象丰富,景物交织,表现出诗人的情感和对自然美景的赞赏。

"聊驱小队出郊圻"一句,设定了整首诗的情境,显示了一种轻松愉快的郊游氛围。"天遣凉风却午曦"表达了秋日特有的气候变化和自然之美,天空派遣凉风来抵御炎热的阳光。

接下来的两句"雨脚似披千疋练,山容如障数层帷"则通过对比手法,将细雨比作千条练习用的丝线,强调了雨丝纤细;山形则被描绘成多层叠加的布幔,突出了山势的雄伟和层次感。

"并岸低畴苗颔长,近坡高陇稻头垂"这两句具体描述了郊外的田野景象,水边的禾苗长而低垂,坡地上的稻谷则因其高度而显得颈部下垂,这些生动细节描绘出了一幅丰饶的秋收图。

最后两句"因他景物思吾土,还是黄鸡白酒时"表达了诗人面对异乡美景,依旧会不由自主地思念家乡的生活,以及家乡那些简单而温馨的日常,如同享用黄鸡和白酒一样。

整首诗通过描写秋郊风光和表现诗人的乡愁情怀,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与深切感悟。

收录诗词(514)

吴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 号:履斋
  • 籍贯:宣州宁国(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5—1262

相关古诗词

古剑

何年神物为堙幽,时见虹光射斗牛。

出匣试来霜刃暗,倚天立处土花浮。

鸊膏新淬冰泉洁,锦带横悬鬼魅愁。

不是张华能博物,黄尘满眼欲何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四五用喜雪韵四首(其四)

覆盖无分实与虚,太平有象史官书。

园林底用誇末至,山水惟应访遂初。

润到青蔬尤脆美,老添苍桧更扶疏。

是中广莫天同大,□□何妨有傲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四五用喜雪韵四首(其三)

战退妖狐是不难,飞毛散羽息争端。

瓮眠但愿为逋客,靴没何须慕大官。

化化形形随物付,平平坦坦与人看。

闭门独有袁夫子,穷饿难磨气象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四五用喜雪韵四首(其二)

富贵家家遣五虚,不须乞米效颜书。

垢除与物重更始,朴散于今暂复初。

狡兔迷藏罝谩设,游鱼潜伏网应疏。

此恩个个当沾被,莫逐林閒窃芋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