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尾吟(其四十九)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会计时。

进退云山为主判,陶镕水竹是兼司。

莺花旧管三千首,风月初收二百题。

岁暮又须行考课,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首尾吟》第四十九首,邵雍以诗表达了他的生活态度和时间观念。首句“尧夫非是爱吟诗”表明他并非单纯为了爱好而写诗,而是将诗歌视为一种记录和计算时光的方式。接下来的两句“进退云山为主判,陶镕水竹是兼司”,形象地描述了他通过诗作来把握生活的节奏,如同云山的起伏和水竹的生长,既是生活的见证,也是内心的寄托。

“莺花旧管三千首,风月初收二百题”展现了他丰富的创作成果,积累了大量的诗篇,涵盖了春花秋月等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细致观察。最后,“岁暮又须行考课,尧夫非是爱吟诗”再次强调,尽管诗歌是他的爱好,但更深层次的是,他在年终时会对自己的诗歌创作进行反思和总结,体现出他对诗歌创作的严肃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邵雍通过诗歌记录生活、把握时光,并在创作中自我审视的哲学思考,展现出诗人深厚的生活智慧和艺术追求。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首尾吟(其一○一)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处困时。

事体极时观道妙,人情尽处看天机。

孝慈亲和未必见,松柏岁寒然后知。

匪石未闻心可转,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首尾吟(其九十一)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服老时。

简尺每称林下士,过从或著道家衣。

须将贤杰同星汉,直把身心比鹿麋。

六十五年无事客,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首尾吟(其四十五)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入夏时。

醪酒竹间留客饮,清风水畔向人吹。

婵娟月色满轩槛,菡萏花香盈袖衣。

乐莫乐于无事乐,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首尾吟(其七十)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切虑时。

千世万世所遭遇,圣人贤人曾施为。

当初何故尽有说,在后可能都没辞。

事既不同时又异,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