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内

几年不到鹿门山,妻子相看亦强颜。

桂树有枝曾独折,女萝无蔓不同攀。

仙人楼上骑黄鹤,野客笼中放白鹇。

莫恨五湖波浪阔,鬓毛归去未全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马祖常的《赠内》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妻子深厚的情感以及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首联“几年不到鹿门山,妻子相看亦强颜”,开篇即以“鹿门山”这一隐逸之地为背景,暗含了诗人对远离尘嚣、追求心灵宁静生活的向往。然而,面对妻子时,却只能勉强露出笑容,流露出一种无奈与矛盾的心情。这里不仅体现了夫妻间的情感交流,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

颔联“桂树有枝曾独折,女萝无蔓不同攀”,以桂树和女萝这两种植物为喻,桂树象征着高洁与独立,而女萝则代表依附与合作。诗人通过这两者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在追求个人理想与保持独立性的同时,也希望与妻子共同成长、相互扶持的愿望。然而,“曾独折”与“无蔓同攀”的对比,又暗示了现实中难以达成的理想状态,增加了情感的深度和层次。

颈联“仙人楼上骑黄鹤,野客笼中放白鹇”,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仙人楼上的黄鹤象征着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的生活,而笼中的白鹇则代表被束缚、失去自由的状态。这两者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束缚、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尾联“莫恨五湖波浪阔,鬓毛归去未全斑”,是对前文情感的总结与升华。诗人劝慰妻子,不必因生活的波折和岁月的流逝而感到遗憾或悲伤,即使归去之日未至,但心中仍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句话既是对妻子的安慰,也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坚定信念的表达。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妻子的深情厚意,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58)

马祖常(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回族著名诗人。光州(今河南潢川)人。延佑二年,会试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元仁宗时,铁木迭儿为丞相,专权用事,率同列劾奏其十罪,因而累遭贬黜。自元英宗硕德八剌朝至元顺帝朝,历任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江南行台中丞、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职。为文法先秦两汉,宏瞻而精核,富丽而新奇,内容多制诏、碑志等类作品,诗作圆密清丽,除应酬之作外,亦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

  • 字:伯庸
  • 籍贯:元代色目
  • 生卒年:1279~1338

相关古诗词

画海棠图

石家五尺珊瑚树,海国千房火齐珠。

风雨春寒围锦护,艳阳天暖倚阑扶。

浣时应贮芙蓉水,香处重熏翡翠炉。

红腻不随蜂觜蚀,粉匀终为蝶身敷。

葳蕤綵缬盘仙绶,襞积云罗落舞襦。

青帝化成非幻有,杜陵吟老却知无。

催开每赖斟鹦鹉,吹落还因唱鹧鸪。

曾见赤城花亚蕊,丹铅此去不须图。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送毛真人还山

朱提仙印碧霞裳,赐履承恩自尚方。

雨洒石坛苔锦滑,日穿油幌竹书光。

叶凫此日还沧海,汉鹄当年下建章。

琪树万丛芝万本,江南归路水云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奏对兴圣殿后

万花簇锦宝帘垂,化日舒舒漏下迟。

马酒金盘流沆瀣,凌人玉井出琉璃。

侍臣橐笔皆鹓凤,御士櫜弓尽虎罴。

他日沧洲应梦想,紫宸端御放朝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杂咏二首(其一)

百丈牵船溯上流,清淮从古有三洲。

浮山堰逐降王去,淝水波因小谢收。

红树有霜还可骑,白蘋无雨更宜舟。

平生自是多行役,莫信吾家马少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