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和王此山午寄虹字韵一首”为题,出自宋代诗人林希逸之手。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与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友情、艺术以及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首联“早气如春夜即冬,操存要有主人公”,以早春的寒气比作冬日的寒冷,暗示了环境的艰难,同时也强调了在逆境中保持自我操守的重要性,如同一个真正的领袖或英雄,在困难面前挺身而出,引领众人。
颔联“斯翁枉向尘埃老,好我遥知臭味同”,表达了对友人的敬意与理解。斯翁,这里指友人,诗人认为友人不应在世俗的尘埃中老去,而应该保持高洁的情操,与自己有着相同的品味与追求,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与精神共鸣。
颈联“案上两图圆似月,毫端万丈吐如虹”,描绘了艺术创作的景象。案上的两幅画作如同满月般圆润,寓意着作品的完美与和谐;而诗人在创作时,笔下流淌出的墨迹如同长虹般绚烂,象征着艺术创作的激情与创造力。
尾联“渠侬落处应谁会,未羡他家那一通”,则表达了对艺术成就的理解与态度。这里的“渠侬”指的是友人的艺术作品,诗人认为这些作品的真正价值在于其内在的精神与情感表达,而非外在的赞誉或评价。最后,“未羡他家那一通”则表明诗人并不羡慕他人的一时风光,而是更看重作品所蕴含的真挚情感与深刻内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艺术以及人生价值的独特感悟,充满了哲理与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