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汲鹏

淮南卧理后,复逢君姓汲。

文采非寻常,志愿期卓立。

深江东泛舟,夕阳眺原隰。

夏夜言诗会,往往追不及。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翻译

我曾在淮南沉思冥想之后,再次遇见了你,你的姓氏是汲。
你的才华非凡,超越常人,你的志向是追求卓越。
我们乘船在长江东岸漂流,夕阳下远望平原和低地。
夏夜我们常常聚在一起吟诗论艺,但总是来不及畅谈。

注释

淮南:指淮南地区,古代行政区划。
卧理:沉思冥想。
君:对对方的尊称。
姓汲:姓氏为汲。
文采:才华。
寻常:普通。
志愿:志向。
期:期望。
卓立:卓越出众。
深江:长江。
泛舟:乘船游荡。
夕阳:傍晚的太阳。
原隰:平原和低洼地带。
言诗会:诗歌聚会。
追不及:赶不上,意指畅谈不尽。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名为《送汲鹏》。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朋友才华的赞赏和对其志向的肯定,以及两人在夏夜共同吟诵诗歌时的愉悦情景。

“淮南卧理后,复逢君姓汲。”这里诗人提到自己曾在淮南有过深刻的领悟之后,再次遇见了姓汲的朋友。这两句表明了对朋友才智和志向的高度评价。

“文采非寻常,志愿期卓立。”这一句强调了朋友的文学才能不凡,以及他立下的宏伟志愿。这样的描述显示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切认同与赞赏。

“深江东泛舟,夕阳眺原隰。”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在深邃的江面上,乘舟向东漂流,夕阳的余晖洒在河岸和丘陵之间。这是诗人对朋友离别时心境的一种写照,也反映了他们共同的文艺情操。

“夏夜言诗会,往往追不及。”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与汲鹏在夏夜举行诗歌聚会的情景。这里“往往追不及”可能意味着他们对诗歌的热爱和创作的积极态度,即使在夏夜也常常沉浸于诗的世界,难以自拔。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友人才华的赞美,展现了诗人与汲鹏之间的情谊以及他们共同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收录诗词(408)

贾岛(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早年出家为僧。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 字:浪(阆)仙
  • 号:无本
  • 籍贯: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
  • 生卒年:779~843年

相关古诗词

送张校书季霞

从京去容州,马在船上多。

容州几千里,直傍青天涯。

掌记试校书,未称高词华。

义往不可屈,出家如入家。

城市七月初,热与夏未差。

饯君到野地,秋凉满山坡。

南境异北候,风起无尘沙。

秦吟宿楚泽,海酒落桂花。

暂醉即还醒,彼土生桂茶。

形式: 古风

送沈秀才下第东归

曲言恶者谁,悦耳如弹丝。

直言好者谁,刺耳如长锥。

沈生才俊秀,心肠无邪欺。

君子忌苟合,择交如求师。

毁出疾夫口,腾入礼部闱。

下第子不耻,遗才人耻之。

东归家室远,掉辔时参差。

浙云近吴见,汴柳接楚垂。

明年春光别,回首不复疑。

形式: 古风

送陈商

古道长荆棘,新岐路交横。

君于荒榛中,寻得古辙行。

足踏圣人路,貌端禅士形。

我曾接夜谈,似听讲一经。

联翩曾数举,昨登高第名。

釜底绝烟火,晓行皇帝京。

上客远府游,主人须目明。

青云别青山,何日复可升。

形式: 古风

送集文上人游方

来从道陵井,双木溪边会。

分首芳草时,远意青天外。

此游诣几岳,嵩华衡恒泰。

形式: 古风 押[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