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侯彦周

塞雁仍南去,慇勤问耒阳。

催科应独拙,理发讵能长。

邑古弦歌地,年丰鱼稻乡。

婆娑还得不,三径未云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塞外的大雁依然向南飞去,殷勤地询问耒阳的方向。
催促赋税我定然笨拙,剪发怎么能期待它生长。
这里是历史悠久的音乐歌唱之地,年年丰收,鱼米之乡。
在这样的悠闲生活中,我还能自由自在,庭院的小路虽久未打理,却并未荒芜。

注释

塞雁:指北方的大雁南迁。
耒阳:地名,在湖南,诗人可能借此表达对友人的关心。
催科:催收赋税。
婆娑:形容姿态悠闲,此处指诗人自己的生活状态。
三径:古代隐士住处的代称,此处指诗人的居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栻所作的《寄侯彦周》,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关切。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内心的情怀。

首句“塞雁仍南去”描绘了季节更替,大雁向南迁徙的景象,表达出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随后的“慇勤问耒阳”则是询问朋友所在之地的情况,表现了诗人关心朋友的深切。

中间两句“催科应独拙,理发讴能长”中的“催科”可能指的是官场上的考核或任务,“独拙”则表明诗人对此感到力不从心。而“理发”意指整治头发,“讴能长”则是希望友人的事业和寿命都能够延长。

“邑古弦歌地,年丰鱼稻乡”两句描写了一种田园牧歌般的景象,“邑古弦歌地”可能指的是远古时期的乐器声响于大地,而“年丰鱼稻乡”则形容一个五谷丰登、鱼米之乡的太平景象。

末尾两句“婆娑还得不,三径未云荒”中,“婆娑还得不”可能是表达对美好时光难以挽留的感慨,而“三径未云荒”则是说尽管岁月流逝,但朋友之间的情谊依旧坚固如昔。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事变化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于美好时光无法长存的感慨。

收录诗词(551)

张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 号:南轩
  • 籍贯: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
  • 生卒年: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

相关古诗词

寄赵漕

想得昭潭上,儿童夹道迎。

皇华今日使,竹马旧时情。

梅蕊冬前拆,山光雨后清。

使君桃李客,当为驻车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寄曾节夫

曾子别经月,相思如几秋。

不应行役叹,却为贾胡留。

雨后湖光满,梅边春意浮。

须君细商略,晴日共茶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寄题周功父溪园三咏(其三)雪亭

溪园平广处,雅称雪中游。

疏密看千变,高低共一丘。

寒知松节劲,静觉竹声幽。

还有故人否,当能著小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寄题周功父溪园三咏(其二)溪亭

未识主人面,先为溪上吟。

澄潭依近岸,绝壁耸遥林。

领略襟期远,登临岁律深。

想当轩冕外,三叹有馀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