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庭木凝秋色,依依废苦吟。
来书江上绝,幽梦雨中深。
水鸟闲窥砚,窗灯冷照琴。
谁知此时兴,华发暗相侵。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圆所作的《寄润侄法师》,描绘了诗人寓居之处的秋日景象和孤寂心境。首句“庭木凝秋色”以落叶满庭的深秋景色渲染出一种寂静而凝重的气氛。接着,“依依废苦吟”表达了诗人因思念远方侄子而无法专心吟诗的无奈与深情。
“来书江上绝”暗示着与外界的联系中断,只有江面上偶尔传来的书信能带来一丝慰藉,但此刻却已断绝,更添孤独之感。“幽梦雨中深”则通过梦境的深沉和雨声的凄凉,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润侄的深深挂念。
“水鸟闲窥砚,窗灯冷照琴”两句运用了拟人手法,将水鸟和窗灯赋予了情感,水鸟悠闲地望着砚台,仿佛在等待诗人的笔触,而窗灯则静静地照在琴上,映照出诗人无心抚琴的落寞。最后,“谁知此时兴,华发暗相侵”揭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暗自叹息无人理解他此刻的心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不详
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一讲更无事,翛然自不群。
闲情江上月,孤迹槛前云。
径冷秋苔合,杉寒宿鸟分。
涛声旦暮近,应向出禅闻。
散发空林下,人间事不知。
风高蕙帐冷,天远鹤书迟。
瓶尽花朝酒,扃残寒夜棋。
无由访幽趣,踪迹阻江湄。
门掩翠层层,闲眠枕曲肱。
破篱冲晚浪,古屋漏秋灯。
月上招邻叟,诗成寄岳僧。
满朝簪组客,谁识醉腾腾。
几年辞辇寺,拥衲住云林。
上国归心绝,千峰去梦深。
残经看雪卷,好句听秋吟。
曾有寻高迹,禅房古木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