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溪道中呈何公显

笋舆访古出秋原,山网重重护石田。

水接桃花源上路,人行巫女峡中天。

要令陶冶誇盘谷,何必丹青貌辋川。

寄语能诗何水部,笔端应许见云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属于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山水田园诗。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心境。

"笋舆访古出秋原"一句,通过"笋舆"(一种简陋的小车)这个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往昔古迹的探寻和对秋天自然景观的享受。"山网重重护石田"则描绘了一幅层峦叠嶂、田园被群峰环抱的画面,表现出一片宁静与闭塞。

接下来的"水接桃花源上路"和"人行巫女峡中天"两句,通过对流水和山峡的描写,强化了诗中的自然美景,也隐含着诗人在这宁静环境中的自得其乐。"要令陶冶誇盘谷"则是希望能像古代陶渊明那样,在这样的田园中安度晚年,享受清贫的生活。

"何必丹青貌辋川"一句,通过对比著名的美丽风景(丹青、辋川),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致的满足和欣赏,不羡慕远方的名山大川。最后两句"寄语能诗何水部,笔端应许见云烟"则是诗人向友人表达自己的诗意,以及期待在书写中与自然界相通,感受到那种超脱尘世的美好。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山川田园景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淡泊明志、喜爱自然的情怀。

收录诗词(779)

李弥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 号:筠西翁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085~1153

相关古诗词

硕人赵氏挽诗(其二)

命服从夫贵,遗经易子成。

蘋蘩无失职,琴瑟自和鸣。

已叹归同穴,犹悲梦两楹。

旁观洒清泪,双旐出寒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硕人赵氏挽诗(其一)

毓秀名臣裔,来宾上相家。

浮沤轻富贵,朽木视铅华。

晓日俄晞露,春风自笑花。

仙踪今不返,望断五云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绿竹阁

草木尽改色,孤标绿正繁。

曳云扶劲节,攲石护盘根。

静者宜投迹,高人时避喧。

岁寒松柏共,何必在梁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翊善余公挽诗(其二)

白发归来一笑同,旧游长忆鲁山东。

松楸地接螺江上,兄弟名联雁塔中。

问舍蜗牛聊老□,□书虿尾不忧穷。

清芬千古无遗恨,空使馀哀入暮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