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时叨承部檄督粮于通州与同僚数以公事往回京师因其经过游览之所分为七题每人作诗以纪其事云(其三)五里著鞭

南北分岐西复东,纷纷车骑往来通。

五更饭客山厨月,千里游人酒肆风。

老马怯行犹泄泄,怀人多事苦匆匆。

眼中京郭烟云远,那得寻花问柳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通州督粮期间,因公事往返京城时沿途所见的景象和内心的感受。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南北地域的差异、车马的繁忙与静谧的夜晚、远行的游子与悠闲的老马等元素交织在一起,展现了旅途中的复杂情感。

首联“南北分岐西复东,纷纷车骑往来通”开篇即点明了旅程的起始,南北方向的分野,东西之间的连通,车马不息的繁忙景象,勾勒出一幅动态的出行图景。

颔联“五更饭客山厨月,千里游人酒肆风”则将时间与空间的跨度进一步放大,通过“五更”与“千里”的对比,描绘了旅途中早起为客准备食物的忙碌场景,以及游子在遥远路途上的孤独与疲惫,通过“山厨月”与“酒肆风”的意象,营造了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颈联“老马怯行犹泄泄,怀人多事苦匆匆”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老马的胆怯与游子的忙碌对比,老马虽已年迈但仍能从容不迫,而游子却因心中挂念之事而显得匆忙焦虑,这一对比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洞察。

尾联“眼中京郭烟云远,那得寻花问柳同”则表达了作者对京城繁华与远方美景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难以实现的遗憾,似乎在暗示着公务在身,无法享受闲暇时光的乐趣,体现了作者在公务与个人生活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旅途中的自然景观、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一位官员在公务之余对生活、对自然、对人性的思考与感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内涵。

收录诗词(358)

苏仲(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予时叨承部檄督粮于通州与同僚数以公事往回京师因其经过游览之所分为七题每人作诗以纪其事云(其四)双桥景色

双桥下马路傍叉,物色风光各可誇。

松径拂云连墓道,柳阴傍水到人家。

幽幽古寺幽幽趣,个个闲僧个个嘉。

烟绕粉墙高著眼,是谁□里万株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予时叨承部檄督粮于通州与同僚数以公事往回京师因其经过游览之所分为七题每人作诗以纪其事云(其五)花园玩赏

经过莫厌我频来,松径连云古峒开。

一榻风烟供睡卧,数株红紫可徘徊。

家童先我供茶碗,羽客留人共酒杯。

旁有一门通物外,花枝临水小天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予时叨承部檄督粮于通州与同僚数以公事往回京师因其经过游览之所分为七题每人作诗以纪其事云(其六)高密驻马

漠漠春云覆浅沙,谁传消息到禅家。

通州客子方驰马,高密老僧先煮茶。

爱客供传新熟果,悦人都是有名花。

从今洗尽尘埃眼,付与风光管物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予时叨承部檄督粮于通州与同僚数以公事往回京师因其经过游览之所分为七题每人作诗以纪其事云(其七)深沟望阙

匹马深沟日未斜,巍巍宫殿眼中赊。

天生气象非人力,地献洪图作帝家。

虎拜龙降山缭绕,云蒸雾滃水交加。

停车更上层崖望,傍阙云生五色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