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谁怜孤峭质,移在太湖心。
出得风波外,任他池馆深。
不同花逞艳,多愧竹垂阴。
一片至坚操,那忧岁月侵。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坚守个性之美。首句"谁怜孤峭质,移在太湖心"表达了诗人对独立不群的品格的自豪和欣赏,这种品格如同孤立的山石,被人们所忽略,却安置于广阔的太湖之中。
接下来的"出得风波外,任他池馆深"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坚守自我、超脱世俗的态度。诗人不为周围的风波所动,即便是深邃的园林也无法束缚他的心志。
第三句"不同花逞艳,多愧竹垂阴"通过对比花的华丽和竹的谦和,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在美的追求。花以其艳丽而自豪,而诗人却更多感到惭愧,因为他认为自己的品格如同竹子一般质朴且有着深远的阴凉。
最后一句"一片至坚操, 那忧岁月侵"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担忧。他虽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操守,但仍旧无法避免时光带来的侵蚀与磨损。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坚持自我本色的哲学思考,其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篇高水平的山水田园诗。
不详
唐末五代十国著名诗人。七年后(902)授职校书郎,尝与罗隐、方干、贯休同倡和。在登第授职之间的七年中,他随军出塞抵御外敌,写下了许多边塞诗,有不少反映边塞生活,激励士气的佳作。征戍之情,深切动人。对军旅之劳、战争景象描写的气势豪迈、色彩浓烈、音调铿锵。有《灵溪集》七卷,今编诗一卷。其名句“一寸光阴一寸金”,至今民间广为流传
游宴不知厌,杜陵狂少年。
花时轻暖酒,春服薄装绵。
戏马上林苑,斗鸡寒食天。
鲁儒甘被笑,对策鬓皤然。
弱冠投边急,驱兵夜渡河。
追奔铁马走,杀虏宝刀讹。
威静黑山路,气含清海波。
常闻为突骑,天子赐长戈。
天台张处士,诗句造玄微。
古乐知音少,名言与俗违。
山风入松径,海月上岩扉。
毕世唯高卧,无人说是非。
寂寞故宫春,残灯晓尚存。
从来非妾过,偶尔失君恩。
花落伤容鬓,莺啼惊梦魂。
翠华如可待,应免老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