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

诗傥穷人莫送穷,但穷诗亦不须工。

银幡雪柳人何似,翠缕琼丝菜则同。

百事到头惟早白,一年弹指又春红。

渔溪亦喜溪冰泮,新绿生肥撼钓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如果诗歌只为穷人而写,那么即使贫穷,诗也不必刻意雕琢。
银幡和雪柳象征着什么,人们难以比较;而翠绿的蔬菜与琼脂般的佳肴却有相似之处。
人生的各种事情最终都会早早地显现白发,一年的时间转眼又是春天的红花盛开。
就连渔溪也因溪冰消融而欢喜,新绿的水草摇曳,触动了垂钓者的鱼竿。

注释

诗傥:如果。
穷人:贫穷的人。
莫送穷:不必去写关于贫穷的困苦。
但:然而。
穷诗:贫穷相关的诗。
工:精致,巧妙。
银幡:银色的幡饰(可能指节日装饰)。
雪柳:冬季的植物,白色或像雪的柳枝。
人何似:像什么人呢。
翠缕:翠绿色的细线。
琼丝:美玉般的细丝(比喻美食)。
菜则同:与菜肴相似。
百事:各种事情。
早白:早早变白(指头发)。
一年:一年时间。
春红:春天的花朵(红色的花朵象征生机)。
渔溪:捕鱼的溪流。
泮:融化。
新绿:新生的绿色。
生肥:茂盛。
撼:摇动。
钓筒:钓鱼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立春时节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状态。"傥穷人莫送穷,但穷诗亦不须工"表达了诗人对贫穷生活的淡然态度,以及创作诗歌不在于华丽的词藻,而是真诚的情感流露。

"银幡雪柳人何似,翠缕琼丝菜则同"中,“银幡雪柳”形容早春时节的柳树如银丝般细腻,而“翠缕琼丝菜则同”则将翠绿的蔬菜比作精美的丝线,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和巧妙联想。

"百事到头惟早白,一年弹指又春红"表达了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新生希望的期待。"渔溪亦喜溪冰泮,新绿生肥撼钓筒"则描绘了立春时节渔人欢乐地在结冰的溪水中垂钓的情景,以及大自然复苏的生机。

整首诗通过对早春景物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收录诗词(1488)

方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字:巨山
  • 号:秋崖
  •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9~1262

相关古诗词

立春

花柳胚胎午夜风,一尊聊与破红封。

醉馀安用淄渑口,妙处元无泾渭胸。

纸帐不知寒浩荡,银幡自爱雪髼松。

小楼认得春来处,晴霭苍茫南北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立春前一日雪(其一)

入冬妍暖几兼旬,明日银幡岁又新。

绝意六花无复腊,等閒一尺不胜春。

老天咳唾何难事,瘦地耕锄亦幸民。

径就梅梢嚼清冷,相如渴肺久生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立春前一日雪(其二)

历眼看看剩浃旬,山河大地一齐新。

不成过腊都无雪,只隔明朝便是春。

夜半有谁过剡曲,年丰无处不尧民。

草亭只在梅花外,知与人间隔几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买菊栽

新绿丛丛手自培,东篱准拟白衣来。

荷锄政欠半畦雨,抱瓮空遗满径苔。

说与园丁重九近,毋烦老子再三催。

径须寻觅谁家有,带土移将一两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