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石捣流黄

秋风清,秋月明,征人思妇难为情。

难为情,蟋蟀远壁鸣寒声,霜砧皓腕愁不胜。

愁不胜,愁不可剪衣可成,梦君先到黄龙庭。

形式: 古风

翻译

秋风清凉,秋月明亮,远行的士兵与思念中的妇人内心难以言表。
难以言表的情感中,远处的蟋蟀在冰冷的墙壁下鸣叫,白霜下的捣衣砧和洁白的手腕更添愁绪。
愁绪无法剪裁,即使能剪裁也做不成衣物,只愿梦中先到黄龙府见你。

注释

秋风清:凉爽的秋风。
征人:远行的士兵。
思妇:在家等待的女子。
难为情:难以表达的情感。
蟋蟀:秋天常见的昆虫。
远壁:远处的墙壁。
鸣寒声:发出寒冷的声音。
霜砧:秋夜捣衣的石砧。
皓腕:洁白的手腕。
愁不胜:愁苦无法承受。
剪衣可成:剪裁衣服。
梦君:在梦中见到你。
黄龙庭:古代对边关或朝廷的代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思妇的画面。"秋风清,秋月明",以清冷的秋景烘托出征人与思妇分离的孤寂氛围。"征人思妇难为情"直接表达了两人的相思之苦。接下来,"蟋蟀远壁鸣寒声",通过自然界的蟋蟀声,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气氛,"霜砧皓腕愁不胜"则细腻地刻画了思妇因思念而手抚寒砧,内心愁绪难以承受的情态。

"愁不胜,愁不可剪衣可成",诗人巧妙地将抽象的愁绪具象化,说愁绪无法剪裁成衣物,暗示其浓重无边。最后,"梦君先到黄龙庭",思妇期盼能在梦中与征人相会,表达了她对团聚的深深渴望。整体来看,曹勋的《锦石捣流黄》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深沉的离别之情和绵长的思念之意。

收录诗词(1494)

曹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世绩。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 号:松隐
  • 籍贯: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
  • 生卒年:1098—1174

相关古诗词

碧玉歌

南山有桂树,上与浮云齐。

上巢双鸳鸯,下合连理枝。

不夭亦不伤,千载当若斯。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箕山操

草可以为衣兮,木可以为庐。

水清石白兮,渴饮有时而饥食有馀。

止不知其吾之有影兮,而行不知其吾之有躯。

彼日月之自明兮,吾又安知其所如。

君乎君乎,且将浼我以天下,而无乃不几于赘乎。

形式: 琴操

箜篌引

行天莫乘龙,行地莫乘马。

龙马各有待,牵连一时假。

至人运独照,八表周神化。

结交当结心,势利徒夸咤。

兔丝倚乔松,缠绵不相舍。

秋风飞严霜,荣枯何所藉。

富贵人所慕,贫贱人所鄙。

妻嫂薄苏秦,人事古如此。

游子归去来,劳生良可耻。

形式: 乐府曲辞

蔓草长

蔓草长,摇风缘砌凌高堂。

萋萋密叶护葱茜,漙漙湛露滋瀼瀼。

下有径寸兰,委靡涂秋霜。

依凭既失所,不及菰与蒋。

托身肯媚附乔木,持芳自洁凝幽香。

蔓草长,因缘从尔摩苍苍。

一朝乔木夭斤斧,掘根削株贻汝殃。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