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秋来大火太焚如,恼得天公痛扫除。
两夕檐声撼江海,一番凉意洗郊墟。
眼明还我诗书乐,骨醒从渠枕簟疏。
明日快晴应更好,莫妨千里荐嘉蔬。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大火之后,连续大雨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秋来大火太焚如”表现出秋季干燥引发的大火,这种现象在古代可能是常见的,但也反映出自然环境的脆弱。紧接着,“恼得天公痛扫除”,诗人用拟人的手法,赋予天空以情感,似乎大火让天空感到不满,因此倾盆而下,带来了连绵的雨水。
“两夕檐声撼江海”描写了雨声之大,仿佛能够撼动江海,强调了雨势的猛烈和持续。接下来的“一番凉意洗郊墟”,则是对雨后清凉气息的赞美,这种凉意不仅带来了温度上的变化,更像是给大地洗涤了一般,带来了一丝生机。
诗人的个人感受也在这首诗中得到了体现,“眼明还我诗书乐”,可能是指在雨后清新的空气中,诗人重新获得了阅读和创作的快乐。紧接着的“骨醒从渠枕簟疏”则更加深入,通过“骨醒”来形容心灵的清爽,从而能够安然入睡。
最后,“明日快晴应更好”,诗人期待着雨后的天气会变得更加晴朗,而“莫妨千里荐嘉蔬”则是对未来的美好景象的一种展望,希望即使相隔千里,也能感受到这份自然的恩赐。
整首诗通过对秋季大火和大雨的描写,以及对后续晴好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变化的深刻洞察和情感体验。
不详
城上西风草欲霜,登临聊不负重阳。
江山远近秋容老,云树参差野意长。
一笑四人真莫逆,百年此会定难忘。
不妨小学陶公醉,篱下寒花恰半香。
佳节强人意,清樽洗俗愁。
乍收桐叶雨,放出菊花秋。
眼底山川胜,吟边草树幽。
西风还正帽,一笑忆荆州。
九日仍良宴,三年记此亭。
寒花还粲粲,衰鬓转星星。
薄宦惊离合,浮生任醉醒。
明年应话我,千里越山青。
五更风雨洗骄阳,满耳秋声撼我床。
梦里忽知身化羽,觉来新免汗翻浆。
可怜团扇辞人去,便有寒虫语夜长。
老大幸谙时节惯,可能随世作炎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