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七日夜大风雨顿凉偶作

五更风雨洗骄阳,满耳秋声撼我床。

梦里忽知身化羽,觉来新免汗翻浆。

可怜团扇辞人去,便有寒虫语夜长。

老大幸谙时节惯,可能随世作炎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黎明风雨洗净了烈日的余热,满耳秋意震动了我的床榻。
在梦中忽然明白自己已化身为羽,醒来后发现不再像以前那样大汗淋漓。
可惜那团扇被离人带走,夜晚只有寒虫低语诉说着漫长。
年岁渐长,我已习惯季节的变迁,能否随世俗而适应冷暖无常?

注释

五更:清晨。
风雨:风雨交加。
骄阳:强烈的阳光。
秋声:秋天的声音。
撼:摇动。
床:床铺。
梦里:梦境中。
身化羽:身体化为羽毛。
免:避免。
汗翻浆:大汗如浆液般流淌。
团扇:圆形的手扇,多用于夏季。
辞人去:被离人抛弃。
寒虫:秋夜中的昆虫。
语夜长:在夜里鸣叫。
老大:年纪大了。
谙时节惯:熟悉并习惯季节变化。
炎凉:世态炎凉,指人间冷暖变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秋夜的大风雨过后的清凉景象,以及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感悟和生命易逝的思考。诗中“五更风雨洗骄阳”一句,通过对比鲜明地表达了天气突变给大自然带来的清新,也反映出诗人内心世界的某种净化。紧接着,“满耳秋声撼我床”则从听觉上加深了这种季节转换的感受。

“梦里忽知身化羽,觉来新免汗翻浆”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超脱尘世、获得自由的向往,以及醒来后对现实无常的体悟。这里“身化羽”暗示了对飞翔、自由的追求,而“新免汗翻浆”则是对生命中不断变化和解脱的写照。

“可怜团扇辞人去,便有寒虫语夜长”表达了秋风送爽后的凉意,以及对即将离去之物的哀伤。这里的“团扇”象征着夏日的繁华,而“寒虫语夜长”则是对秋夜长谈和生命中细微声音的捕捉。

最后,“老大幸谙时节惯,可能随世作炎凉”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转、自然界变化的顺应与认同。这里“老大幸谙时节惯”显现出一种时间长河中生命的顺从,而“可能随世作炎凉”则是对自然界无常气候的接受和适应。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夜风雨后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与外在自然界变化之间的深刻呼应。

收录诗词(624)

孙应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二月二十五日同赵景孟胡晋远游四明山

乍晴天宇莹无尘,短策轻衫发兴新。

过鸟一声如劝客,青山万叠总迎人。

回头便与氛埃隔,入眼真于水石亲。

尽意登临休计日,此行端不负芳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入栈

栈险名天下,吾行信所闻。

落虹横绝壁,匹马上浮云。

咫尺南北断,毫釐生死分。

谁令钟邓辈,十万度秦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八阵碛

江近瞿唐急,沙从鱼腹横。

千秋应有恨,八阵竟难平。

望断青烟晚,愁边白鸟明。

身微定何补,且复老躬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十一月二十六日南至天色佳甚

天心应喜一阳来,万里寒阴晓自开。

消息早传从嶰竹,发生先合到江梅。

遥瞻双阙呈云瑞,正想三宫舞寿杯。

草木微情共时节,思亲南望独徘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