渚宫自勉二首(其一)

晨午殊丰足,伊何挠肺肠。

形容侵老病,山水忆韬藏。

必谢金台去,还携铁锡将。

东林露坛畔,旧对白莲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清晨到晌午物质充足,是什么困扰着我的心肺和肠胃。
身体日渐衰老病痛侵袭,回忆起在山水间隐居避世的日子。
我必定要辞别这繁华的京城,还会带着我的行囊和禅杖。
在东林寺的露坛旁边,曾经对着那白色的莲花房。

注释

晨午:指从早到中午的时间段。
殊丰足:非常富足,这里指生活条件好。
伊何:什么,指的是引起内心不适的原因。
挠肺肠:比喻心里感到烦恼、不安。
形容:身体状况,外貌。
侵:侵蚀,这里指受疾病影响。
老病:年老带来的疾病。
山水:自然风光,代指隐居生活。
忆韬藏:回忆起隐藏、避世的生活,'韬藏'比喻隐居。
必谢:必定要离开。
金台:这里比喻繁华的京城或高位。
去:离开。
还携:还会带着。
铁锡:指和尚的行囊和禅杖,'铁'可能指禅杖,'锡'指行囊。
东林:东林寺,一个地名,著名的佛教寺庙。
露坛:寺庙中露天的祭坛或修行场所。
畔:旁边。
旧对:过去面对。
白莲房:白色的莲花,也可能象征纯洁或佛性。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在晨午时分感受到生活丰富而内心却无法得到满足,形体日渐衰老、疾病缠身,同时怀念山水田园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现实中的无奈。通过“金台”、“铁锡”的提及,反映了诗人对于仕途的无常和个人命运的不易。最后,东林露坛畔与白莲房的描写,则是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以及对旧日友情的怀念。

诗中的意境淡远而深沉,语言朴素却蕴含丰富的情感。每个字眼都承载着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展现了古典文学特有的韵味和哲理。这不仅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诗,更是对人生境遇的一种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渚宫自勉二首(其二)

毕竟拟何求,随缘去住休。

天涯游胜境,海上宿仙洲。

梦好寻无迹,诗成旋不留。

从他笑轻事,独自忆庄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渚宫西城池上居

城东移锡住城西,绿绕春波引杖藜。

翡翠满身衣有异,鹭鸶通体格非低。

风摇柳眼开烟小,暖逼兰芽出土齐。

犹有幽深不相似,剡溪乘棹入耶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渚宫春日因怀有作

旧业树连湘树远,家山云与岳云平。

僧来已说无耕钓,雁去那知有弟兄。

客思莫牵蝴蝶梦,乡心自忆鹧鸪声。

沙头南望堪肠断,谁把归舟载我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渚宫莫问诗一十五首(其一)

莫问疏人事,王侯已任伊。

不妨随野性,还似在山时。

静入无声乐,狂抛正律诗。

自为仍自爱,清净里寻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