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旧业树连湘树远,家山云与岳云平。
僧来已说无耕钓,雁去那知有弟兄。
客思莫牵蝴蝶梦,乡心自忆鹧鸪声。
沙头南望堪肠断,谁把归舟载我行。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远的田园生活和深沉的乡愁。开篇“旧业树连湘树远,家山云与岳云平”两句,以古老的果树和连绵的家乡之山相呼应,营造出一片宁静而又辽阔的田园风光。
“僧来已说无耕钓,雁去那知有弟兄”两句,则通过一个虚构的情景——僧人告诉诗人不必耕作,天鹅飞走不知兄弟之情,表达了诗人对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生活态度的向往。
“客思莫牵蝴蝶梦,乡心自忆鹧鸪声”两句,诗人在异乡作为客人的思绪,不再被蝴蝶轻盈的梦境所牵绊,而是自自然然地回忆起家乡鹧鸪的叫声,这里的“鹧鸪声”不仅是乡愁的象征,也是诗人心中那份难以忘怀的记忆。
最后,“沙头南望堪肠断,谁把归舟载我行”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归去之路的无尽眷恋和渴望。站在沙头向南遥望,心中的乡愁如同断了线的肠一样绵长而痛苦。在这里,“谁把归舟载我行”既是对归途的渴望,也是对自由自在生活状态的一种呼唤。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写和乡愁的表达,展现了诗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理想。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莫问疏人事,王侯已任伊。
不妨随野性,还似在山时。
静入无声乐,狂抛正律诗。
自为仍自爱,清净里寻思。
莫问伊嵇懒,流年已付他。
话通时事少,诗着野题多。
梦外春桃李,心中旧薜萝。
浮生此不悟,剃发竟如何。
莫问休行脚,南方已遍寻。
了应须自了,心不是他心。
赤水珠何觅,寒山偈莫吟。
谁同论此理,杜口少知音。
莫问孱愚格,天应只与闲。
合居长树下,那称众人间。
迹绝为真隐,机忘是大还。
终当学支遁,买取个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