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莫问疏人事,王侯已任伊。
不妨随野性,还似在山时。
静入无声乐,狂抛正律诗。
自为仍自爱,清净里寻思。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作品。"莫问疏人事,王侯已任伊"表明诗人对于世间的纷争和权贵之事已经不再过分关注,这些都随他去吧。接下来的"不妨随野性,還似在山时"则显示出诗人愿意顺应自然,保持本真,而这种生活让他感觉就像是还在山中一样,充满了对自然和平淡生活的向往。
"静入无声乐,狂抛正律诗"这一句,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静入无声乐"意味着诗人已经达到了一个超然物外、享受内在安宁的境界,而"狂抛正律诗"则表现了诗人的艺术态度,他不再拘泥于形式和规矩,能够随心所欲地创作。
最后两句"自为仍自爱,清净里寻思"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内在世界的珍视和探索。诗人在这宁静而纯洁的空间中,保持着自我,也是在这个环境中不断地进行自我的思考和发现。这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一种追求,也是对艺术创作过程中内心体验的描绘。
整首诗通过淡泊明志、自然随性、超然物外的态度,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由和纯粹生活状态的向往,以及他在精神世界中所达到的宁静与自得。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莫问伊嵇懒,流年已付他。
话通时事少,诗着野题多。
梦外春桃李,心中旧薜萝。
浮生此不悟,剃发竟如何。
莫问休行脚,南方已遍寻。
了应须自了,心不是他心。
赤水珠何觅,寒山偈莫吟。
谁同论此理,杜口少知音。
莫问孱愚格,天应只与闲。
合居长树下,那称众人间。
迹绝为真隐,机忘是大还。
终当学支遁,买取个青山。
莫问无求意,浮云喻可知。
满盈如不戒,倚伏更何疑。
乐矣贤颜子,穷乎圣仲尼。
已过知命岁,休把运行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