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牧牛小卷

一童纵牛眠柳阴,一叟渡牛陂水深。

此眠定无南柯梦,此渡不忧人鲊瓮。

蓑风笠雨开荒寒,是谁幻化生毫端。

嘻其太平古天下,不然人牛两奚暇。

形式: 古风

翻译

一个小孩让牛在柳荫下安睡,一位老者正涉水过牛陂(指牛走过的小桥)
这牛儿沉睡肯定不做南柯一梦,过桥时老者也不必担心有人偷捕鱼虾
披着蓑衣顶着斗笠在寒冷的田间开垦,这是谁的笔下幻化出的形象
呵,这真是太平盛世啊,否则人和牛哪有闲暇做这些事

注释

纵:放任,让……自由活动。
柳阴:柳树下的阴凉处。
陂水:小山坡上的积水或池塘。
南柯梦:比喻虚幻的美梦。
鲊瓮:腌鱼的坛子,这里代指偷捕的鱼虾。
蓑风笠雨:穿着蓑衣、戴着斗笠在风雨中。
幻化:变化,这里指艺术创作中的形象塑造。
太平古天下:形容社会安定,如同古代的盛世。
奚暇:哪里有空闲,表示忙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生活图景,通过对比现实与幻想,表达了诗人对于太平盛世的向往。

首两句“一童纵牛眠柳阴,一叟渡牛陂水深”生动地勾勒出一个牧童在柳树下放牛休息,而老者则在河流浅滩处驾牛过水的情景。这里展现了农村生活的和谐与宁静。

接着,“此眠定无南柯梦,此渡不忧人鲊瓮”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生活状态的赞美,认为这样的场景不会有惊扰或不安,充满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南柯指的是古代传说中能够引起噩梦的树,而鲊瓮则是捕鱼工具,这里都是用来比喻干扰与忧虑。

“蓑风笠雨开荒寒”一句,通过对牧童头戴蓑笠(一种编织物)抵御风雨、在荒凉之地开垦耕作的情形,描绘了农民的艰苦劳作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最后,“是谁幻化生毫端”一句,诗人疑问这是谁的幻术使得牛羊在寒冷中也能安然无恙,生机勃勃。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现象的惊叹和赞美,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界力量的敬畏。

全诗最后,“嘻其太平古天下,不然人牛两奚暇”则是诗人的感慨,认为这是古代太平盛世的景象,如果不是这样,那么人与牛都只能在忙碌和劳累中度过。这里“奚暇”指的是闲暇自得的状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写农村生活的宁静、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以及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和谐美好的追求。

收录诗词(2864)

方回(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 字:万里
  • 号:虚谷
  •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 生卒年:1227—1307

相关古诗词

题画卢仝长须赤脚

玉川破屋数间洛城中,一时际遇赤尹昌黎公。

赠以大篇意甚侈,不数李渤温造兼石洪。

买羊沽酒分俸给,时攀绿駬下虚空,月天桃李醺春风。

岂惟百世之下知卢仝,并使长须赤脚名无穷。

谁其画者善游戏,不画卢仝画奴婢。

想见煎茶七碗时,此曹颇亦沾馀味。

形式: 古风

题画龙首

挂龙西作但见尾,舜服龙章临斧扆。

昌黎石鼎囷蠢吟,此诗真可泣神鬼。

得非永嘉陈画龙,此纸钱塘叶兰翁。

形式: 古风

题罗观光所藏李仲宾墨竹

以笔写竹如写字,何独钟王擅能事。

同是蒙恬一管笔,老手变化自然异。

胸中渭川有千亩,咄嗟办此箨龙易。

竹叶竹枝竹本根,方寸中藏竹天地。

幼年癖好此亦颇,万卷书右竹图左。

妄希眉山苏谪仙,拟学湖州文与可。

眉山一枝或两枝,湖州千朵复万朵。

李侯有之以似之,袖手独观谁识我。

形式: 古风

题罗观光藏陈所翁墨竹

陈其姓,名曰容。称所翁,善画龙。

葛岭翘材酒杯客,不分虎,不凭熊。

晚节写此箨龙儿,真是老笔善藏锋。

我尝遥望识其貌,古面无髯双鬓蓬。

画龙撇竹匪二技,造化虽异机轴同。

竹即是龙龙即竹,鬼施神设非人工。

龙耶竹耶勿恼我,拓楼长啸万里天宇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