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王泽州寄长松兼简张天觉二首(其一)

莫道长松浪得名,能教覆额两眉青。

便将径寸同千尺,知有奇功似茯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翻译

不要说长松徒有虚名,它能让额头青翠如盖。
哪怕只有径寸之大,功效却胜过千尺大树,犹如神奇的茯苓一般。

注释

浪得名:徒有虚名,指名声不实。
覆额:覆盖额头,形容枝叶繁茂。
径寸:直径一寸,形容树木小。
千尺:极言树木高大。
茯苓:一种药材,比喻功效显著。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对友人高尚品德与才能的赞美之诗。首句“莫道长松浪得名”暗示长松并非仅靠虚名获得声誉,而是实至名归。次句“能教覆额两眉青”则形象地描绘其修养之深,宛如古人以松柏比喻高洁坚贞之品德。此处“覆额”指的是松树枝叶覆盖额头,“两眉青”则是对其品行如同浓眉密布、生动有致的写照。

第三句“便将径寸同千尺”,通过比喻手法,表达长松虽身处小境,但胸怀与见识却宽广无涯,如同从微小之物领悟到宏大如千尺之景。最后一句“知有奇功似茯苓”则指出其内在的修为与才华非凡,犹如茯苓草,其用途多样而不为人知,这里的“奇功”暗示长松不仅外在成就显著,其内在修养亦是难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巧妙比喻,展现了作者苏轼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同时也彰显了长松之人品德兼备、才学并进的卓越风范。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谢王泽州寄长松兼简张天觉二首(其二)

凭君说与埋轮使,速寄长松作解嘲。

无复青黏和漆叶,枉将钟乳敌仙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肴]韵

次韵刘贡父所和韩康公忆持国二首(其一)

梦觉真同鹿覆蕉,相君脱屣自参寥。

颜红底事发先白,室迩何妨人自遥。

狂似次公应未怪,醉推东阁不须招。

援毫欲作衣冠表,盛事终当继八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次韵刘贡父所和韩康公忆持国二首(其二)

闭户端居念独深,小轩朱槛忆同临。

燎须谁识英公意,黄发聊知子建心。

已托西风传绝唱,且邀明月伴孤斟。

他时内集应呼我,下客先判醉堕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上韩持国

韩氏三虎秉枢极,中有一虎似伟节。

端居隐几学无心,夙驾入朝常正色。

犯时独行太㟪?,回天不忌真药石。

辇致归来荷二圣,推排使至有众力。

吾侪小人但饱饭,不有君子何能国。

西湖醉卧春水船,如何为人作丰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