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秋杪忆其年客中州

漳水汤汤,想驴背、吟髯如戟。

还记否、八叉狂咏,乌丝盈笈。

满地军书迟羽箭,一天霜信催刀尺。

更燕南赵北老悲歌、身仍客。谁并马,三河杰。

重吊古,梁园笔。怅招携道远,鞭丝斜直。

试上铜台高处望,乡心好共晨风发。

正两溪、秋水浸蒹葭,初肥鳜。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鉴赏

这首《满江红》描绘了深秋时节,诗人回忆起当年在中原地区客居时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感慨。

首先,“漳水汤汤”开篇即以漳水的浩荡之势,营造出一种辽阔而深沉的氛围,引出对往昔时光的回忆。“想驴背、吟髯如戟”,想象着自己骑在驴背上,胡须如同戟般飘扬,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文人形象。

接着,“还记否、八叉狂咏,乌丝盈笈”,回忆起当年挥毫泼墨,文思泉涌,诗句如同乌丝般密布在书籍之上,表现了诗人创作的激情与才华。

“满地军书迟羽箭,一天霜信催刀尺”,通过对比军书的迟缓与霜信的急促,暗示了战事的紧张与时间的紧迫,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对于国家命运的忧虑。

“更燕南赵北老悲歌、身仍客”,进一步深化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异乡,但心中依然怀有对故土的深情和对国家兴衰的忧虑。

“谁并马,三河杰”,这里可能是指与志同道合之士并肩作战或交流,强调了友情与合作的重要性。

“重吊古,梁园笔”,再次回到对历史的追忆,梁园是古代文人聚会之地,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人雅集的向往与怀念。

“怅招携道远,鞭丝斜直”,表达了对未能与志同道合之人深入交流的遗憾,以及对当前处境的无奈。

“试上铜台高处望,乡心好共晨风发”,诗人试图登高望远,寄托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与清晨的微风共同表达内心的思绪。

最后,“正两溪、秋水浸蒹葭,初肥鳜”,描绘了一幅秋天的美景,两溪边秋水泛滥,芦苇丛生,鳜鱼肥美,既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是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捕捉。

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个人经历的回顾,也有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收录诗词(4)

储福宗(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念奴娇.过劳劳亭故址

断碑遗址,是离尊别泪、曾浇之处。

瘦损青山天亦老,底事怀人延伫。

寸草心肠,柔丝鬓发,歌哭今犹古。

短长亭下,牵车送客良苦。

还念十载飘零,销魂此际,徒咏青莲句。

说向柳条都不管,那便春风知汝。

野店孤蓬,断桥流水,梦觉浑无据。

不如归也,滔滔天下谁与。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薄幸.枫桥访旧不遇

竹扉双扇,乍草没、银筝小院。

赋别凤、三年萦系,鬓影欲吹尘面。

料有时,慵却金虫,愁浓不耐檀痕浅。

待小叠蓉笺,重投鱼素,无奈蓬山更远。

怪巷陌,寻常境,翻误却、阮郎寻遍。

尽晨钲频促,夜钟重打,做将离恨镕成片。

客衾温暖。怕青奴、梦醒微颦,款笑模糊见。

空弹锦泪,染就江枫红茜。

形式:

点绛唇.秋感

啼倦寒螀,一襟秋思凭谁道。绮窗人杳。

长遍红心草。不听琵琶,已被离愁绕。西风峭。

敝衣茸帽。人在天涯老。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摸鱼儿.和陈其年清明悼徐郎

怅风流、玲珑在否,顿增无限凄切。

荒山野径埋年少,恰是清明时节。风雨烈。

浑不见、当筵对酒歌喉咽。云穿石裂。

叹罗绮灰飞,管弦尘涴,谁谱旧歌阕。

江南岸,有约扁舟同挈。十年旧事空说。

眉山海外从游者,一样云随湮灭。肠寸结。

还恐是、海棠血洒梨花雪。青枝骤折。

但转眼经年,柳绵飘处,春又过寒食。

形式: 词牌: 摸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