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幸.枫桥访旧不遇

竹扉双扇,乍草没、银筝小院。

赋别凤、三年萦系,鬓影欲吹尘面。

料有时,慵却金虫,愁浓不耐檀痕浅。

待小叠蓉笺,重投鱼素,无奈蓬山更远。

怪巷陌,寻常境,翻误却、阮郎寻遍。

尽晨钲频促,夜钟重打,做将离恨镕成片。

客衾温暖。怕青奴、梦醒微颦,款笑模糊见。

空弹锦泪,染就江枫红茜。

形式:

鉴赏

这首《薄幸·枫桥访旧不遇》是清代词人储福宗的作品,描绘了一位访友不遇的孤独与哀愁。

词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在访友未果后内心的复杂情感。开头“竹扉双扇,乍草没、银筝小院”,描绘了访友地点的幽静与冷清,暗示了友人的不在。接着“赋别凤、三年萦系,鬓影欲吹尘面”一句,通过回忆与友人的别离,以及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料有时,慵却金虫,愁浓不耐檀痕浅”则进一步深化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他虽有心寻找,但因懒惰或疲惫而未能如愿,愁绪浓重,难以忍受。接下来“待小叠蓉笺,重投鱼素,无奈蓬山更远”表达了主人公试图通过书信传达心意,但距离遥远,希望渺茫的无奈。

“怪巷陌,寻常境,翻误却、阮郎寻遍”一句,以典故“阮郎”比喻访友者,表达了访友过程中的曲折与困难。紧接着“尽晨钲频促,夜钟重打,做将离恨镕成片”描绘了访友未果后的失落与离愁,时间的紧迫和夜晚的寂静,都加重了这份离愁。

最后,“客衾温暖。怕青奴、梦醒微颦,款笑模糊见”写出了访友者在返回时的孤独与寂寞,即使回到温暖的住所,也难以驱散心中的忧伤。而“空弹锦泪,染就江枫红茜”则以景结情,通过想象中泪水染红江边枫叶的画面,形象地表达了访友不遇后的哀伤与无奈。

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婉转,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生动地展现了访友未遇的孤独与哀愁,以及由此引发的复杂情感体验。

收录诗词(4)

储福宗(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点绛唇.秋感

啼倦寒螀,一襟秋思凭谁道。绮窗人杳。

长遍红心草。不听琵琶,已被离愁绕。西风峭。

敝衣茸帽。人在天涯老。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摸鱼儿.和陈其年清明悼徐郎

怅风流、玲珑在否,顿增无限凄切。

荒山野径埋年少,恰是清明时节。风雨烈。

浑不见、当筵对酒歌喉咽。云穿石裂。

叹罗绮灰飞,管弦尘涴,谁谱旧歌阕。

江南岸,有约扁舟同挈。十年旧事空说。

眉山海外从游者,一样云随湮灭。肠寸结。

还恐是、海棠血洒梨花雪。青枝骤折。

但转眼经年,柳绵飘处,春又过寒食。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念奴娇.和赤壁词

投鞭可断,问江东、谁是千秋人物。

两点金焦环铁瓮,瓜步临流插壁。

千里乘风,一湾带水,浪卷飞如雪。

滔滔不尽,消磨几许英杰。

一上燕子矶头,旌旗风曳,画角高城发。

六代繁华成往事,自古谁无兴灭。

逝水东归,片帆北去,老我霜华发。

长江天堑,渔舟惯渡明月。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菩萨蛮.禹门松径

幽岩石径苔痕曲,千峰染就高低绿。

风激梵声寒,松涛助夜湍。

云埋欹路断,日落樵归半。

新笋接篱腰,吟情渡小桥。

形式: 词牌: 菩萨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