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和陈其年清明悼徐郎

怅风流、玲珑在否,顿增无限凄切。

荒山野径埋年少,恰是清明时节。风雨烈。

浑不见、当筵对酒歌喉咽。云穿石裂。

叹罗绮灰飞,管弦尘涴,谁谱旧歌阕。

江南岸,有约扁舟同挈。十年旧事空说。

眉山海外从游者,一样云随湮灭。肠寸结。

还恐是、海棠血洒梨花雪。青枝骤折。

但转眼经年,柳绵飘处,春又过寒食。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鉴赏

这首《摸鱼儿》以哀婉的笔触,描绘了清明时节悼念逝者的悲凉景象。词人储贞庆通过“怅风流、玲珑在否”开篇,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失落。接着,“荒山野径埋年少,恰是清明时节。风雨烈。”将读者带入一个凄冷、荒凉的场景中,年少的生命被埋葬在这荒山野径,正值清明,风雨交加,更添哀愁。

“浑不见、当筵对酒歌喉咽。”描绘了宴席上歌声不再,只有沉默与哀伤。云穿石裂的景象,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罗绮灰飞、管弦尘涴,暗示了往日繁华已成过往,旧歌阕无人能续。江南岸边,扁舟同挈的约定,如今只能成为空谈,十年旧事空说,透露出时间的无情与记忆的模糊。

“眉山海外从游者,一样云随湮灭。”提到苏轼(眉山人)及其追随者,同样遭遇命运的消逝,增加了历史人物命运的共同性与悲剧色彩。“肠寸结。还恐是、海棠血洒梨花雪。”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仿佛海棠的鲜血洒落在梨花雪上,渲染出一种凄美而又哀痛的氛围。

“青枝骤折。但转眼经年,柳绵飘处,春又过寒食。”以自然界的变迁,比喻人生的短暂与无常,即使春天再次来临,寒食节的哀悼之情却难以消散。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逝者的悼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语言哀婉动人,情感真挚深沉。

收录诗词(3)

储贞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念奴娇.和赤壁词

投鞭可断,问江东、谁是千秋人物。

两点金焦环铁瓮,瓜步临流插壁。

千里乘风,一湾带水,浪卷飞如雪。

滔滔不尽,消磨几许英杰。

一上燕子矶头,旌旗风曳,画角高城发。

六代繁华成往事,自古谁无兴灭。

逝水东归,片帆北去,老我霜华发。

长江天堑,渔舟惯渡明月。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菩萨蛮.禹门松径

幽岩石径苔痕曲,千峰染就高低绿。

风激梵声寒,松涛助夜湍。

云埋欹路断,日落樵归半。

新笋接篱腰,吟情渡小桥。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渡江云.都门送京少之楚

长安居不易。蔽裘典尽,还理旧征袍。

念万重烟树,一鞭萧瑟,此去路方遥。

高歌且尽将离酒,莫漫牢骚。

看茫茫、古今失路,多半是吾曹。飘摇。

浮云蔽日,急雪迎风,正长途潦倒。

问年来、滔滔江汉,几许波涛。

挥毫题遍,芳洲草好,将他屈宋魂招。

休更道,置身宜在云霄。

形式: 词牌: 渡江云

点绛唇

憔悴心情,春衫试著腰围胜。

阑干闲凭,一碧疏帘静。那更东风,落尽残红径。

波光映,空明如镜。絮拂娉婷影。

形式: 词牌: 点绛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