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露浓如水洒苍苔,洞口烟萝密不开。
残月色低当户后,晓钟声迥隔山来。
春生药圃芝犹短,夜醮斋坛鹤未回。
愁是独寻归路去,人间步步是尘埃。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清晨踏着露水,穿过苍苔,前往洞仙观的场景。"露浓如水洒苍苔,洞口烟萝密不开"两句,生动地刻画出早晨湿润的自然环境和神秘的洞穴之美。这位隐士似乎是独自一人,他通过"愁是独寻归路去,人间步步是尘埃"表达了对世俗纷争的超脱与淡然,以及对精神家园的渴望。
诗中还融入了时间和空间的交错,如"残月色低当户后",隐喻着夜未央而晨即至的转换;"晓钟声迥隔山来"则描绘出远处寺庙晨钟的回响与山谷的辽阔。"春生药圃芝犹短,夜醮斋坛鹤未回"两句,既展示了自然界初夏时节的生机,也暗示了隐士对修行、追求精神净化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象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清净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超脱尘世达到心灵宁静状态的追求。
不详
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
暂息劳生树色间,平明机虑又相关。
吟辞宿处烟霞去,心负秋来水石閒。
竹户半开钟未绝,松枝静霁鹤初还。
明朝一倍堪惆怅,回首尘中见此山。
杜若洲边人未归,水寒烟暖想柴扉。
故园何处风吹柳,新雁南来雪满衣。
目极思随原草遍,浪高书到海门稀。
此时愁望情多少,万里春流绕钓矶。
良人征绝域,一去不言还。
百战攻胡虏,三冬阻玉关。
萧萧边马思,猎猎戍旗闲。
独把千重恨,连年未解颜。
万里飞书至,闻君已渡辽。
祗谙新别苦,忘却旧时娇。
烽戍年将老,红颜日向彫。
胡沙兼汉苑,相望几迢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