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听钟鸣有序(其二)》,出自清代女词人柳是之手。从艺术风格上看,这首诗融合了古典词的婉约和深沉,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往昔情感的无限留恋和现实境遇的深深哀愁。
诗中“惊妾思,动妾情”一句,以直白的情感开篇,直接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激荡与波动。紧接着,“妾思纵横陈海唱弯弧,君不得相思树下多明星”两句,则以壮阔的意象描绘出词人广博无垠的情感世界,及其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情寄托。这里的“妾思”与“君思”,构成了诗歌主题的核心,是对往昔美好时光和情感纽带的一种回忆与追寻。
接下来的“用力独弹杨柳恨,尽情啼敲芙蓉行”两句,以琴瑟之声比喻词人内心的忧郁和对往事的无限眷恋。这里的“杨柳恨”、“芙蓉行”,不仅是自然景物的描绘,更是情感寄托的载体,透露出词人心中难以排遣的情思。
诗歌随后转入“月已西,星已沉。霜末息,露未倾。”这些句子通过对夜晚静谧景致的刻画,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光阴易逝的氛围,进一步深化了词人的哀愁和无尽的情感。
“妾心知已乱,君思未全生。情有异,愁仍多。”这几句则直接点出了词人内心的困惑与痛苦,以及对往昔情感的无法释怀和深沉的忧虑。这里,“妾心”、“君思”的交织,体现了词人对往事的复杂情感态度。
最后,“昔何密,今何疏。”两句,通过对比昔日之密切与今日之疏远,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情感淡薄的无奈和哀愁。而“对此徒下泪,听我鸣钟歌”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以泪水洗刷悲凉的心灵,同时以钟声作为寄托,抒发内心深处的哀思。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叠加,展现了词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以及对过往美好记忆的无限眷恋和对现实境遇的深沉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