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偶行

君不见昌黎谏佛骨,竟莫遂请水火投。

中丞击妖蛇,此蛇初不为民尤。

宁如立斩兴妖偶,卓哉伟见吾邦侯。

吁嗟三辅州,尚鬼逾蛮酋。

此辈生身已丽法,尚何智慧灵诸幽。

惟伊奸凶愚尔俗,假凭威毒相仇雠。

依乘土木作幻怪,窃取血味神其谋。

除凶破伪砉一剑,较功韩孔兹为优。

嗟嗟愿公宝此剑,更烦借截奸臣头。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您难道没看见韩愈劝谏佛骨之事,最终未能阻止佛骨被投入水火之中。
御史中丞打击邪恶势力,这股势力起初并未祸害百姓。
哪比得上立刻斩杀那些兴风作浪的妖人,我邦的豪杰表现出卓越见识。
唉,感叹三辅之地,迷信鬼神甚至超过蛮荒部族。
这些人既然生于法律之下,却仍无智慧分辨善恶于幽冥之间。
只有那些奸诈凶顽之徒,愚弄民众,相互为敌。
他们借助权势制造幻象怪事,妄图窃取神圣的鲜血以达成阴谋。
一把利剑能消除邪恶,揭露虚假,比起韩愈、孔子有过之而无不及。
啊,希望您珍视这把剑,再借它斩下奸臣的首级。

注释

昌黎:指韩愈,因其籍贯昌黎,世称韩昌黎。
谏:劝谏,规劝。
中丞:古代官职,御史中丞,负责纠察百官。
妖蛇:比喻邪恶势力。
兴妖偶:兴起妖魔般的人物。
卓哉:卓越,赞叹之词。
尚:仍然,还。
蛮酋:蛮荒地区的首领,比喻迷信的人。
智慧灵诸幽:指智慧能够洞察幽冥世界。
奸凶愚尔俗:奸诈凶残之人,愚弄世俗。
幻怪:虚幻怪诞的事物。
血味:比喻权力和利益。
砉一剑:形容剑的锋利,一剑即断。
韩孔:韩愈和孔子,此处代表贤良之士。
奸臣:指朝廷中的邪恶官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孟坚的《斩偶行》,以昌黎韩愈劝谏唐宪宗迎佛骨的故事为引子,批评了社会上某些人借助迷信惑众、作恶的行为。诗人赞扬了果断斩除妖妄者的英勇行为,指出那些人本应遵循法律,却利用诡计危害民众,将他们比作妖蛇。诗人呼吁要像韩愈那样,用智慧和力量揭露并消灭这些奸邪之人,强调了正义与邪恶之间的斗争。最后,诗人期望这种精神能被用来打击奸臣,维护社会公正。整首诗语言犀利,寓意深刻,体现了作者对社会风气的忧虑和对公正的坚守。

收录诗词(115)

赵孟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诗谈

吾嗤彼云士,努力事诗妍。

竟日搜枯肠,抽黄对白间。

尔何无达观,局促自缚缠。

不见渊明陶,有诗累百篇。

要以写吾心,出语如流泉。

采菊见南山,得句于悠然。

少陵动感慨,忠义胆所宣。

有时心境夷,亦复轻翩翩。

纤纤白云闲,无心游日边。

风石激而奇,奔迸生云烟。

讵以天然态,而事斧凿镌。

陶尔一觞酒,警尔心地偏。

少焉明月上,高挂西山巅。

听我曳杖歌,金石声撼天。

形式: 古风

采桑曲

桑椹紫来蚕务急,带晓采桑桑叶湿。

屋头绿暗勃姑啼,柱础朝朝汗流出。

人家蚕老妇勤苦,银钏忙催隔窗雾。

方花古塼衮香絮,院静帘垂明燕语,沉炷销来烟半缕。

形式: 古风

青春能几何(其二)

青春能几何,青春能几何。

日乌月兔去如梭,胶粘难安枝上花。

颇惜相逢殊草草,中心有言不复道。

鹊喜传讹易颠倒,想得也应生懊恼。

谩自有千金,无方驻脸霞。

休言洛阳看花伴,经年浪荡不归家。

君不见青春能几何。

形式: 古风

青春能几何(其一)

青春能几何,青春能几何。

苍髯绀发看成皤,亦有红颜嫩于花,东风驰道属谁家。

可道光阴流电转,草上霜飞峭如剪。

心如不知恍重见,心语不通惟见面。

重见面,愁转多。

归来银烛炯长夜,叹息青春能几何。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