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

岳立镇南楚,雄名天下闻。

五峰高阂日,九叠翠连云。

夏谷雪犹在,阴岩昼不分。

唯应嵩与华,清峻得为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岳飞般屹立镇守南方楚地,威名赫赫传遍天下。
五座山峰高耸阻隔阳光,九重叠嶂的翠绿与云天相接。
夏日的山谷中积雪仍未融化,阴暗的岩石处白昼也难辨明。
唯有嵩山和华山,能以清峻的姿态与之相提并论。

注释

岳立:像高山一样屹立,形容稳固威严。
镇南楚:镇守南方的楚地,指地理位置重要。
雄名:显赫的名声。
天下闻:闻名于全天下。
五峰:指五座高峰。
阂日:遮挡阳光。
九叠:形容山峰重叠,层次多。
翠连云:翠绿的山色与云天相连,形容山极高。
夏谷:夏日的山谷。
雪犹在:积雪仍然存在,表明气候寒冷。
阴岩:背阴的岩石或山洞。
昼不分:白天和夜晚难以区分,形容光线昏暗。
唯应:只有。
嵩:嵩山,中国五岳之一。
华:华山,中国五岳之一。
清峻:清秀峻峭,形容山的美姿。
得为群:能够与之并列或相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的雄伟景象,通过对山势、山光、山色等自然美景的细腻刻画,表达了作者对庐山之美的赞叹。

"岳立镇南楚,雄名天下闻。" 这两句点出了庐山作为一座著名山脉的宏伟气势,其声望传遍天下,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

"五峰高阂日,九叠翠连云。" 描绘了庐山五峰峻拔,直达蓝天之上,而九叠的意思则是形容山势层次分明,如同翠绿色的帷幕与白云交织在一起。

"夏谷雪犹在,阴岩昼不分。" 即便是在炎热的夏季,庐山深谷依然留有积雪,而山岩之处则常年阴冷,即使到了白天也难以辨别光影之分。

"唯应嵩与华,清峻得为群。"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认为只有庐山这般清幽峻险的景致,才能在众多山脉中脱颖而出,成为独一无二的存在。

整首诗通过对庐山自然景观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庐山之美,更透露出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和个人情怀。

收录诗词(86)

王贞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末五代十国著名诗人。七年后(902)授职校书郎,尝与罗隐、方干、贯休同倡和。在登第授职之间的七年中,他随军出塞抵御外敌,写下了许多边塞诗,有不少反映边塞生活,激励士气的佳作。征戍之情,深切动人。对军旅之劳、战争景象描写的气势豪迈、色彩浓烈、音调铿锵。有《灵溪集》七卷,今编诗一卷。其名句“一寸光阴一寸金”,至今民间广为流传

  • 字:有道(875—958)
  • 号:灵溪
  • 籍贯:信州永丰(今江西广丰)
  • 生卒年:895

相关古诗词

泛镜湖□□

我泛镜湖日,未生千里莼。

时无贺宾客,谁识谪仙人。

吟对四时雪,忆游三岛春。

恶闻亡越事,洗耳大江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依韵和干公题庭中太湖石二首(其一)

山立秪盈寻,高奇药圃阴。

风涛打欲碎,岩穴蛰方深。

藓点晴偏绿,蛩藏晓竞吟。

岁寒终不变,堪比古人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依韵和干公题庭中太湖石二首(其二)

徒劳水府寻,宛在玉堂阴。

兰圃安虽窄,盆池映转深。

山僧来尽爱,诗客见先吟。

若是买花者,年年不计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终南山

终朝异五岳,列翠满长安。

地去搜扬近,人谋隐遁难。

水穿诸苑过,雪照一城寒。

为问红尘里,谁同驻马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