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二十七首(其一)

箕子生传淇范,刘歆死击谷梁。

叛父祇求媚莽,称天原是存商。

形式: 六言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王夫之的《咏史二十七首》中的第一首,以历史人物箕子和刘歆为例,进行了一番深刻的评论。诗人首先提到箕子,他是殷商时期的贵族,因反对纣王暴政而装疯被流放到箕山,但他并未放弃对故国的忠诚,暗中传承了商朝的文化。接着提到了刘歆,他生活在西汉末年,曾为王莽篡位辩护,甚至攻击儒家经典《谷梁传》,这表明他对旧秩序的背叛,只是为了迎合权臣王莽。

诗中“叛父祇求媚莽”一句,批评刘歆为了个人利益而背离道德和原则,不惜背叛自己的家族和传统。然而,“称天原是存商”则暗示了箕子虽然身处逆境,但他的精神实质上是在维护和延续商朝的正统,即使表面上看起来像是在“叛父”。

整首诗通过对比两人,表达了对忠诚与背叛、坚守与妥协的思考,体现了王夫之对于历史人物评价的独特见解,以及对传统价值观的坚守。

收录诗词(1514)

王夫之(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夕堂。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 字:而农
  • 号:姜斋
  • 籍贯: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
  • 生卒年: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

相关古诗词

咏史二十七首(其二)

堕泪曲江秋燕,白头小范黄花。

变雅三年破斧,续骚一部怀沙。

形式: 六言诗 押[麻]韵

咏史二十七首(其三)

桎梏荀卿性恶,逍遥王衍无为。

指鹿不迷物则,问蛙方證希夷。

形式: 六言诗 押[支]韵

咏史二十七首(其四)

安世不藏父恶,南轩尽掩前羞。

迁史直承尧典,紫阳曲学春秋。

形式: 六言诗 押[尤]韵

咏史二十七首(其五)

公主盘飧赌命,上卿片唾输头。

偏是羁孤臣妾,贪他菌蟪春秋。

形式: 六言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