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竹阁

晚坐松檐下,宵眠竹阁间。

清虚当服药,幽独抵归山。

巧未能胜拙,忙应不及闲。

无劳别修道,即此是玄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傍晚坐在松树下的屋檐下,夜晚则在竹阁中安睡。
清静虚空的生活仿佛需要服用良药,孤独幽静仿佛等同于归隐山林。
机巧不能胜过质朴,忙碌不及宁静的状态。
无需特意去修行,这本身就是通向玄妙境界的门径。

注释

晚坐:傍晚静坐。
松檐下:松树下的屋檐。
宵眠:夜晚安睡。
竹阁间:竹制的小阁楼中。
清虚:清静虚空。
服药:这里比喻修养心性。
幽独:孤独幽静。
抵归山:相当于归隐山林,寻求内心的宁静。
巧:机巧,聪明才智。
未能胜:不能胜过。
拙:质朴,笨拙。
忙:忙碌。
及:比得上。
无劳:不必劳烦。
别修道:另外去修行。
即此:这就是。
玄关:这里指通向内心深处或精神境界的入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坐在松树下,睡在竹制的楼阁中。诗中的意境宁静而淡远,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纷争、回归自然的心愿。“清虚当服药”暗示诗人追求一种精神上的清净与空明,而“幽独抵归山”则展现了他对于隐居山林的向往。

“巧未能胜拙,忙应不及闲”两句表达了一种智慧,即在忙碌和精细之间,诗人选择了简单和悠闲。这种态度体现出对生活节奏的一种深刻理解,也是古代文人常有的精神追求。

“无劳别修道,即此是玄关”则点明了诗人的禅悟,他认为不需要额外去寻找其他的修行之道,因为在这宁静与自然中,已经达到了心灵的某种境界,这就是所谓的“玄关”。

整首诗通过简约的语言和淡远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自然和精神世界的独到见解,是一篇融合了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宿西林寺早赴东林满上人之会因寄崔二十二员外

谪辞魏阙鹓鸾隔,老入庐山麋鹿随。

薄暮萧条投寺宿,凌晨清净与僧期。

双林我起闻钟后,只日君趋入阁时。

鹏鴳高低分皆定,莫劳心力远相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宿灵岩寺上院

高高白月上青林,客去僧归独夜深。

荤血屏除唯对酒,歌钟放散只留琴。

更无俗物当人眼,但有泉声洗我心。

最爱晓亭东望好,太湖烟水绿沈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宿香山寺酬广陵牛相公见寄

手札八行诗一篇,无由相见但依然。

君匡圣主方行道,我事空王正坐禅。

支许徒思游白月,夔龙未放下青天。

应须且为苍生住,犹去悬车十四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宿湖中

水天向晚碧沉沉,树影霞光重叠深。

浸月冷波千顷练,苞霜新橘万株金。

幸无案牍何妨醉,纵有笙歌不废吟。

十只画船何处宿,洞庭山脚太湖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