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

艾杼灭浇殪,方召平夷蛮。

夏书纪少康,小雅咏周宣。

茂烈盖当代,休声垂亿年。

君臣今望之,犹若神人然。

皇天昔降乱,国步多艰辛。

海宇政摇荡,封疆托大臣。

召旻歌卒章,三复徒怆神。

寇攘有厚赏,山林多贱贫。

小夫矜宠秩,持以傲寒士。

达人每大观,讵肯屈其志。

从人畏损名,不从斯逆耳。

肮脏每不容,委随多徇死。

孔明佐玄德,君臣称鱼水。

田祖辅本初,愎谏昧良图。

蜀成鼎足势,卧龙名益都。

袁丧官渡师,二臣随见屠。

女萝依青松,蔹蔓相绵延。

岁暮饶雪霜,枝干犹萦缠。

蔓草生毁垣,逢时亦芊芊。

积雨毁垣坠,苕颖亦以乾。

婉婉我良友,才具宜佐时。

果敢无与前,议论有馀资。

功名可立致,要当慎其为。

吴橘北化橙,良玉贵不缁。

行矣保令图,怀哉丝路悲。

形式: 古风

翻译

艾杼消灭了浇殪,召平平定了蛮夷。
《夏书》记载少康事迹,小雅赞美周宣王的功绩。
他们的英烈超越时代,美名流传千万年。
如今君臣仰望,如同神明般崇高。
昔日皇天降下混乱,国家历经艰难困苦。
天下动荡不安,国家重任托付给重臣。
召旻在诗歌尾声中歌唱,反复吟诵令人感伤。
贼寇横行有重赏,山林却多贫贱之人。
小人自视尊贵,以位阶傲视寒士。
智者常有远见,怎肯屈服于人。
众人畏惧名声受损,唯有逆耳忠言。
污浊之人难以容身,往往因顺从而丧命。
孔明辅佐刘备,君臣关系如鱼得水。
田祖辅佐本初,但固执己见,不明良策。
蜀汉形成三国鼎立,卧龙诸葛亮名声更盛。
袁绍官渡之战失败,两位臣子随之遭杀。
女萝攀附青松,蔓延生长。
寒冬腊月雪霜重重,松枝依然坚韧。
蔓草生于废墟,逢春又繁茂。
连日大雨冲垮墙垣,花草枯萎。
我的好友温文尔雅,才能适合辅佐时局。
他勇敢果断无人能及,论议丰富。
功名可以立竿见影,但行事需谨慎。
吴地橘树北移成橙,好玉即使染色也不变质。
愿你保持美好图景,怀念丝绸之路的悲壮过往。

注释

艾杼:古代兵器。
浇殪:古代部族名。
召平:秦末隐士。
少康:夏朝君主。
周宣:周朝君主。
国步:国家命运。
海宇:天下。
大臣:重臣。
召旻:古代诗人。
寇攘:盗贼侵扰。
贱贫:贫贱之人。
寒士:清贫有才之士。
玄德:刘备的字。
田祖:田丰,辅佐袁绍。
愎谏:固执己见,不听劝告。
蔓草:蔓延的野草。
苕颖:植物名,这里指花草。
令图:美好的规划。
丝路:丝绸之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嵲的作品,名为《赠别》。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对友人的赞美和不舍之情的诗歌。

开篇“艾杼灭浇殪,方召平夷蛮。”两句通过历史上的伟大业绩来衬托当前的人物,用以表现其崇高的地位。接着,“夏书纪少康,小雅咏周宣。”又是借古代圣王的美德来赞扬当代人物的英明。

“茂烈盖当代,休声垂亿年。”表达的是对这位人物威望和功绩的高度评价,认为其影响力将跨越千秋。紧接着,“君臣今望之,犹若神人然。”则强调了这种崇拜感受,如同仰望神明一般。

接下来的“皇天昔降乱,国步多艰辛。”描绘了一段动荡的历史时期,而“海宇政摇荡,封疆托大臣。”则指出在这样的背景下,有才能的人物被委以重任,稳定国家。

随后的“召旻歌卒章,三复徒怆神。”可能是对一段往事的追忆或感慨,而“寇攘有厚赏,山林多贱贫。”则表现了社会的不平等现象。

在“小夫矜宠秩,持以傲寒士。”中,“小夫”可能是诗人自谦之词,这里表达的是对那些才华横溢、享受宠爱的人物保持一种超然和自尊的态度。接下来的“达人每大观,讵肯屈其志。”则是说真正有见识的人绝不会因为外界的压力而改变自己的志向。

“从人畏损名,不从斯逆耳。”表明了对那些害怕损害名声、不愿听取逆耳之言的人物的批评。紧接着,“肮脏每不容,委随多徇死。”则是说在这样一个环境中,那些坚持原则、不肯屈服的人往往会遭遇困境甚至死亡。

“孔明佐玄德,君臣称鱼水。”这里的“孔明”指的是诸葛亮,通过其辅佐刘备(玄德)的例子来形容理想中的君臣关系。而后,“田祖辅本初,愎谏昧良图。”可能是对历史上某位贤能之士的赞誉。

“蜀成鼎足势,卧龙名益都。”中,“蜀”可能指的是三国时期的蜀汉,而“鼎足”则形容其稳固的基础;“卧龙”则是诸葛亮的别称,这里赞美他在益州(今四川成都)的功绩。“袁丧官渡师,二臣随见屠。”可能是在叙述某次战役中的情景。

“女萝依青松,蔹蔓相绵延。”这里用到了“女萝”和“蔹蔓”这两种植物来形容友情的深长。紧接着,“岁暮饶雪霜,枝干犹萦缠。”则是说即使在岁末严寒的季节里,这些象征着友情的植物依然坚韧不拔。

“蔓草生毁垣,逢时亦芊芊。”表达了在破败的墙垣上长出的蔓草仍旧繁盛,与之前对友情的比喻相呼应。随后,“积雨毁垣坠,苕颖亦以乾。”则是说即使是积累的雨水冲毁了墙垣,剩余的碎片依然坚硬不屈。

“婉婉我良友,才具宜佐时。”表达的是对朋友的深情赞美,认为其才能适合辅佐当世。而“果敢无与前,议论有馀资。”则是说这位朋友在果断和勇敢方面超越了往昔,并且在讨论问题时总能留下余地。

最后,“功名可立致,要当慎其为。”告诫朋友要谨慎对待自己的功业与名声。紧接着,“吴橘北化橙,良玉贵不缁。”中的“吴橘”和“良玉”都是比喻高洁无暇之物,而“北化橙”则是一种在严寒环境下依然保持甜美的果实,这里用以赞美朋友的品德高尚。尾句“行矣保令图,怀哉丝路悲。”可能是在表达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憧憬。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精致的情感抒发以及深刻的人物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崇高评价和对其才能与品德的无限赞赏。

收录诗词(662)

张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 字:巨山
  • 籍贯:襄阳(今湖北襄樊)
  • 生卒年:1096—1184

相关古诗词

赠陈符宝去非

大雅久不作,此风日萧条。

纷纷世上儿,啁啾乱鸣蜩。

唯公妙句法,字字陵风骚。

如鼓清庙弦,听者无淫滔。

癯瘦藏具美,和平蓄馀豪。

思苦理自寄,志深言益高。

顾我吟风苦,知公心力劳。

世无杜陵老,谁知何水曹。

柳韦傥可作,论诗应定交。

形式: 古风

赠相僧杨懒散

野鹤本长生,孤云无定意。

托迹虽世间,游心乃尘外。

请问绛人年,曾观柏寝器。

微言洞倚伏,妙中惊人世。

往夏识方瞳,今春分别袂。

飞帆烟雨外,驻锡云林际。

逸兴轻远游,滞念牵离思。

后夜听钟鸣,应在寒山寺。

形式: 古风

赠赵公旦

少年意气隘九州,远别不为儿女愁。

秪今摧颓落异县,跬步信宿生离忧。

况今送子又千里,使我别绪何能休。

忆昔石城初识面,两髦紒帻君才收。

余方弱冠事科举,并辔共适东西州。

春风寻胜襄傍寺,夜月复登临汉楼。

凤林花开无远近,渔梁柳暗迷汀洲。

荆门至陋不足数,杏山百丈清泉幽。

径过物色尽可记,至今夜梦当时游。

从兹一别星再终,相望不啻马牛风。

临安相见各惊叹,君非丁壮予老翁。

长离更挟鹓雏至,射策同攀郤诜桂。

上书不肯干相公,頫首甘为州县吏。

故人义重非时俗,三程过我荒村寺。

欢言不觉春夜阑,破月已上前林端。

一杯相属且自适,莫话旧游成慨叹。

闻君早有求田约,四方宁有襄阳乐。

时平我则径西归,远追高士鹿门期。

形式: 古风

赠赵端

残方岁已晏,层阴万里生。

何如苦寒际,子有关陕行。

风烟正浩荡,夜雨吹成冰。

时危壮士志,日暮游客情。

感子请别意,令我肝胆倾。

告之以尽言,念子远徂征。

聊代绕朝策,勉旃图令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