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络纬墙根,送来一点秋消息。画楼今夕。

凉透芙蓉席。月满空庭,消受梧阴碧。灯光隔。

蛎窗红出。人斗金笼蟋。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鉴赏

这首《点绛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秋时节的景致与情感。络纬在墙根处鸣叫,仿佛是秋天来临的第一声信号,诗人借此传达了季节更替的微妙变化。画楼中,夜风透过凉爽的空气,穿透了芙蓉的轻纱,营造了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月光洒满庭院,梧桐树的浓荫为这静谧的夜晚增添了几分幽深和凉意。

“月满空庭,消受梧阴碧”,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月光与梧桐树的和谐共生,也暗示了诗人对这份宁静与自然之美的深深欣赏与享受。“灯光隔”,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朦胧与神秘,仿佛隔着一层薄纱,让人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美感。最后,“蛎窗红出。人斗金笼蟋”,通过描述窗户上红色的光影与金笼中的蟋蟀斗趣,将画面的色彩与声音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幅生动而又富有诗意的生活场景。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活情趣的捕捉,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敏感与热爱,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忧郁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收录诗词(425)

俞樾(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曲园居士。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 字:荫甫
  • 籍贯:浙江德清
  • 生卒年:1821-1907

相关古诗词

点绛唇

帘幕低垂,梦中听得风声大。翠衾娇卧。

翻道寒犹可。冻合○毫,玉手拈来惰。围炉坐。

又开青琐。去数梅花朵。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感皇恩(其一)

天上紫泥封,凤鸾飞舞。十五年来尚如故。

发缄庄诵,还是先皇天语。鼎湖龙去也,乌号苦。

草莽旧臣,科名留付。今日龙章照蓬户。

青灯黄卷,此恨几能补偿。西风空展拜,松楸暮。

形式: 词牌: 感皇恩

感皇恩(其二)

八载忝清班,迂疏无补。只合终身作渔父。

告身一纸,何意尚留天府。草堂重下拜,蓑衣舞。

劫火屡经,风霜牢护。深感良朋用心苦。

连翩使节,领取玉书交付。五湖云水外,奇光吐。

形式: 词牌: 感皇恩

感皇恩

虮虱一微臣,角巾归久。名姓依然挂天口。

玉音虽远,犹幸述从臣友。遗簪蒙注念,惭颜厚。

彩笔已枯,虚名难副。毕竟聪明竟何有。

不才多病,八载圣恩孤负。鼎湖馀涕泪,青衫透。

形式: 词牌: 感皇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