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栖

野人自爱幽栖所,近对长松远是山。

尽日望云心不系,有时看月夜方闲。

壶中天地乾坤外,梦里身名旦暮间。

辽海若思千岁鹤,且留城市会飞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隐士偏爱这幽静的居所,眼前是苍翠的古松,远处是连绵的群山。
整日眺望云朵心无挂碍,偶尔在夜晚赏月才感悠闲。
如同壶中另藏广阔天地,超越了世俗的界限,梦中身名在旦夕间飘渺。
若思念着辽阔海天的千岁仙鹤,那就暂且留在尘世,等待时机飞翔而归。

注释

野人:隐士,避世之人。
自爱:喜爱。
幽栖所:幽静的居住地。
长松:高大的松树。
远是山:远处是山峦。
尽日:整天。
望云:观看云彩。
心不系:心中没有牵挂。
有时:偶尔。
看月:观赏月亮。
夜方闲:夜晚才显得清闲。
壶中天地:比喻狭小的空间内别有洞天,出自道家典故。
乾坤:天地,指宇宙。
外:之外,超越。
梦里身名:梦中的身份和名声。
旦暮间:早晚之间,比喻时间短暂。
辽海:泛指遥远的海域,这里喻指远离尘嚣的地方。
若思:如果思念。
千岁鹤:传说中能活千年的鹤,象征长寿和超脱。
且留:暂时留下。
城市:尘世,人间。
会飞还:等待时机飞回(理想的世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生活状态。"野人自爱幽栖所"表明诗人对远离尘嚣的自然环境有着深厚的喜爱和归属感。"近对长松远是山"则通过景物描写,强调了这种隐居生涯与自然的亲密联系。

"尽日望云心不系"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诗人在观赏云彩时,没有任何世俗的牵挂。"有时看月夜方闲"则是在月光下体验到的宁静和悠闲。

"壶中天地乾坤外"借用了道家思想,意指通过心灵的修炼,可以超越现实世界,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自在与自由。"梦里身名旦暮间"则是说诗人即使在梦境中,也能保持自己本真的名字和身份,不为世俗所动。

最后两句"辽海若思千岁鹤,且留城市会飞还"通过对千年老鹤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于永恒生命和自由飞翔的向往,同时也承认现实中暂时留在都市生活中,但心中始终有着飞翔的愿望。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超脱尘世的情怀,以及对自然美好生态的深切赞美。

收录诗词(887)

元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字:微之

相关古诗词

春别

幽芳本未阑,君去蕙花残。

河汉秋期远,关山世路难。

云屏留粉絮,风幌引香兰。

肠断回文锦,春深独自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春病

病来闲卧久,因见静时心。

残月晓窗迥,落花幽院深。

望山移坐榻,行药步墙阴。

车马门前度,遥闻哀苦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洞庭湖

人生除泛海,便到洞庭波。

驾浪沉西日,吞空接曙河。

虞巡竟安在,轩乐讵曾过。

唯有君山下,狂风万古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独夜伤怀赠呈张侍御

烬火孤星灭,残灯寸焰明。

竹风吹面冷,檐雪坠阶声。

寡鹤连天叫,寒雏彻夜惊。

秪应张侍御,潜会我心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