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半落庭前叶,始知秋意新。
风严柳疏细,霜薄水清匀。
句里存佳景,诗中见古人。
一峰矜绝态,云外掩孤颦。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图景,通过对自然界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秋天新鲜意境的感受。首句“半落庭前叶”透露出秋季已经来临,但并未完全到来,只是庭院前的树叶开始轻微地飘落,这是一个转换之际,也是秋意最为脆弱和美好的时候。
接下来的“始知秋意新”则表达了诗人在这个时刻对秋天的初步认识和感受,似乎是在告诫读者,真正的秋天不仅仅是叶落,更有其独特的韵味。紧接着,“风严柳疏细,霜薄水清匀”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景象,其中“风严”指的是秋风渐紧,“柳疏细”则形容树木在秋风中变得稀疏而枝叶细小;“霜薄”意味着初霜已经降临,而“水清匀”则表现了水面在秋日的澄清平和。
中间两句“句里存佳景,诗中见古人”是对前人的文学作品中的美好意境进行回味,同时也强调了诗歌作为传承文化的一种方式。这里,“句里存佳景”指的是通过诗句可以体现出美好的自然景致;“诗中见古人”则表明在诗歌之中,可以感受到前人的精神和气韵。
最后两句“一峰矜绝态,云外掩孤颦”描绘了一幅山峦与云雾交织的画面,其中,“一峰矜绝态”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山峰在秋日的独特姿态;“云外掩孤颦”则形容云层之外,隐约可见的山峰轮廓,如同掩藏着某种孤独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和内心情感的真实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秋天美好景象的深刻感悟以及文学艺术的传承之美。
不详
如画群峰从复横,孤烟收尽片云轻。
天容常带秋容净,万里碧天新雨晴。
白发不堪镜,残骸宁久生。
已是梦中事,那知身后名。
古今黄花节,增重由渊明。
后来杜与苏,感慨皆同声。
乘化入无穷,留恨何千龄。
令我过佳节,浊酒惟频倾。
岂比区中士,轩冕矜暂荣。
沧溟芳岁晚,古寺久客情。
洗涤流落叹,支公句新成。
白头住世我无日,破衲出家师妙年。
衮绣门庭犹自妄,瓶盂踪迹不离禅。
鸡催晓月人奔渡,雁唤西风叶满船。
梦境相逢便相别,万峰秋色正磨天。
晓踏河堤月,逢人问去舟。
已为羁旅客,更挽别离愁。
索寞怜同姓,丁宁数旧游。
欲知幽独意,风露满城秋。